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航院-微纳电子系赴深圳民企就业实践纪实
清华新闻网1月30日电(通讯员 韦雨宏 陈泽鑫 吴俊达 刘鑫)1月22日-25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团联合微纳电子系研团组织校内12位研究生同学,先后走访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海思”)、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疆创新”)、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顶科技”)、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韶音科技”)四家民营企业,聚焦行业前沿,实地调研我国芯片技术、无人机技术、骨传导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形势,深入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民企的创新发展之路。
实践支队在大疆创新合影 胡泰锋 摄
麒麟强芯 领跑时代
在华为海思,支队成员先后参观了AI项目组、芯片设计部、芯片验证部、平台与关键技术开发部等部门,了解公司在手机芯片领域进行的创新研发。支队成员在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每位员工迎难而上、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座谈交流时,华为海思北京分部部长孙亚民对海思半导体与器件业务进行了介绍:“为打造中国强芯,华为海思正为国内芯片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队成员、微纳电子系2017级硕士生田野听完介绍后感慨道:“科技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学识,与之相伴的还有积极进取的锐气、敢冒风险的胆识和勇于开拓的担当。”
支队成员在华为海思座谈交流 田野 摄
在实践中,支队成员、航院2015级博士生聂本典还进行了题为“自强不息,奔向未来”的宣讲,将清华历史、清华道路以及不忘初心的清华人与科技创新驱动行业发展联系起来,引起了企业员工和支队成员的强烈共鸣。
支队成员在华为海思进行宣讲 田野 摄
俯瞰天地 展翅翱翔
在大疆创新,招聘专员苏一帆带领支队成员参观了解了公司各代无人机的发展历程,观看了无人机的室内飞行展示。大疆创新专注于无人机系统、手持影像系统与机器人教育领域。支队成员看到,大疆无人机的飞行操作不但可以通过遥控控制,还可以通过人体动作控制无人机的起飞、降落、盘旋,甚至航拍。工作人员讲解道:“实现人体动作识别操控可以极大降低无人机操作的专业性要求,使每个人都能在室内室外轻松操作无人机。”
支队成员参观大疆展厅 叶黎 摄
通过实践,支队成员对大疆的组织框架、产品分布、创新技术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支队成员、航院2017级博士生姜川傲感慨道:“一个成功产品的诞生,从原型设计到正式量产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努力的汗水。大疆员工的勤劳与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指点之间 触控未来
在汇顶科技,支队成员参观了产品展厅,了解到公司近年在指纹识别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汇顶科技是一家基于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主要面向智能移动终端市场提供领先的人机交互和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汇顶科技产品经理杨旺旺说:“汇顶如今正不断优化现有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同时也在NB-IoT领域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实现智能生活的愿景。”
支队成员观看汇顶发展历程 田野 摄
座谈交流中,精仪系2013级校友蒋鹏与支队成员分享了在汇顶工作的经历和感悟。蒋鹏说:“步入工作岗位后,我们所面临的主要是实际的工程难题而非单纯的科研问题,兴趣与积累很重要。兴趣让我们专注工作不感到枯燥,而知识的积累能让我们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涌现出新的点子。”在校友身上,支队成员感受到清华人实干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更感受到他们用芯片改变世界、丰富生活的热情。
释放双耳 聆听世界
在韶音科技,支队成员参观了韶音生产中心,见证了一条骨传导耳机的诞生。韶音科技生产部经理吴超介绍道,韶音耳机生产的每一步几乎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支队成员、航院2015级博士生梁紫微说:“产品从设计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技术开发很重要,而形成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线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实践支队在韶音生产中心合影 吴超 摄
在韶音研发部,韶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陈皞与支队成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回答了支队成员关于创新创业、骨传导耳机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问题。陈皞说:“清华的同学大都具备积极的创新精神和敢拼敢做的态度,在韶音研发团队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为骨传导关键技术的突破作出了很大贡献。”支队成员、航院2015级博士生聂本典说:“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韶音在‘攻坚克难、学习创新、艰苦奋斗’精神的驱动下,实现了从代工厂到创新企业的突破。”
通过此次实践,支队成员切身感受到,“用科技改变生活”不再只是一种愿景,一家家企业在创新中不断实现跨越,一位位“追梦人”锐意进取为梦想奋力打拼。作为清华学子,惟有敢为人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供稿:校研团委 编辑:吕婷 审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