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人工智能浪潮,赋能机器之眼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人工智能冬令营”寒假实践纪实
清华新闻网2月21日电(学生通讯员 许陈成 熊袁鹏 赖亚卿)为了让更多同学了解当前人工智能在产业界的发展情况,接触最前沿技术,切实提升在深度学习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今年寒假,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冬令营”旷视实践支队8名同学来到北京旷视研究院开展了为期9天的冬令营实践活动。
初探旷视
1月21日上午,实践支队来到了旷视科技展览厅参观,了解到旷视公司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行业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其研发的众多产品如智能视频云产品,智能传感器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手机、安防、物流、零售等领域。经过为期半天的介绍会之后,冬令营正式开营。
旷视工作人员为支队讲解旷视科技的系列产品 熊袁鹏 摄
沉浸其中,“码”不停蹄
开营后,旷视研究院根据公司当前业务需求与同学们的兴趣点设计了行人重检测(Person Re-ID)、三维人体姿态关键点识别、视频压缩等6个项目,每个项目都配备了专门的研究员导师进行指导。同学门分别选择了心仪课题后,就迅速投入到动手实践中。
很多同学对所选的项目此前并不了解,实操经验不足,但是研究员给予了及时专业的帮助,大家投入迅速,不少同学进入状态“沉迷其中”以致连续奋斗到深夜。
实践支队集体思考尝试 熊袁鹏 摄
名师指导,倾其所有
在大家紧张编程的同时,旷视的研究员们每两天还为同学们带来一次干货满满的技术讲座(Tech Talk)。从模型训练里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到数据增强的诸多技巧,从高性能计算的原理,到网络结构搜索的概览,展现出一个精彩而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世界。
在四次技术讲座中,研究员们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并为大家揭示出众多算法背后数学原理的共通性。每次分享结束后,同学们都会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研究员热情的解答让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支队成员与研究员畅谈 许陈成 摄
成果验收,满载而归
1月29日,活动最后一天,研究院对各个课题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评比,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工作成果,并分享了项目过程中的新颖想法,研究员们对同学们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就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不少同学表示,后续还将继续投入时间精力来完成,部分研究员也提出继续合作研究的提议。
最后,研究员们根据项目的创新点和完成度,评选出了支队内2名最佳队员,分别是来自计算机系的2016级博士生熊袁鹏和2018级博士生许陈成,鼓励他们在研究自然生成对抗网络、车辆三维框等问题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研究员还在活动最后为实践队队员颁发了活动证书和纪念品。
成果验收 熊袁鹏 摄
与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前排左四)、IC组负责人周舒畅(后排右一)等合影 周洲 摄
在为期9天的冬令营中,实践支队的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工业界中最前沿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并通过完成多个项目锻炼提升了自身的技术能力。这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独特经历,既让同学们切身了解到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界的落地情况,也充分意识到自己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努力的地方。大家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人工智能发展,勇立在科技创新的潮头。
供稿:校研团委 编辑:赵姝婧 审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