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交汇,历史文明延续
——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赴中亚小班“丝路新探”纪实
清华新闻网8月26日电(通讯员 黄成楠 王静姝)7月26日至8月5日,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杜鹏飞、艺术博物馆策展人谈生广、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中心副主任余韵寒带领下,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9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的中亚小班海外实践支队,在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展开“丝路新探”调研,共同研修了一场精彩的“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支队先后走访了阿拉木图、塔什干、希瓦、布哈拉、撒马尔罕、铁尔梅兹等6座城市,拜访了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哈萨克国立民族大学、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商贸协会、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各城市历史博物馆等多个机构,并赴数个考古遗址调查学习。寻古问今,亦思亦行,每一步都是培养全球胜任力最生动的课堂。
见证当下——共商共建共享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中亚支队先后拜访了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分别就中亚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情况进行座谈。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科教领事米桂雄在座谈中表示,中哈两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阶段,国家层面的高水平合作稳步进行,哈萨克斯坦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并愿意促成更多切实的合作。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政务参赞张汶川表示,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的地理和文化核心,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乌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在各个领域都有深入合作的机会。
支队与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科教领事米桂雄合影 曾极麟 摄
支队与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政务参赞张汶川合影 曾极麟 摄
支队拜访了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商贸协会,与协会会长常青、主席尼加提·吾斯曼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商贸协会于2015年成立,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司法部依法注册的第一个商贸自律组织。
支队在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商贸协会进行座谈
深溯历史——交汇交融交心
支队参观拜访了十多个博物馆,每一次博物馆参观都是一节内容充实的文明史课程。正如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法尔霍德·马可苏多夫(Farhod Maksudov)与支队座谈时所言,这一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文化交杂融汇的熔炉。
同时,支队同学调研了位于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的6处堡垒遗址,以及位于铁尔梅兹的两年多年前的佛教传播遗迹。与博物馆不同,实地考察给同学们带来更大的震撼与冲击,电机系2016级博士生钱盾感叹:“古代人民面对现在看来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仍能主动适应,并创造出灿烂的精神文化,令人敬佩。”
支队调研各遗址并合影 曾极麟 摄
面对城市中被悉心保护的文化遗产,同学们将“古城保护与发展”“遗址修复与重建”等问题带入毡房,利用就餐时间积极讨论,对比中国的古城建设交流看法。杜鹏飞表示,希瓦古城较好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审美品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遗产“活”起来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以调研长见识,以讨论促思考,每个角落都有学问,每分每秒都是课堂。
此次“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中,中亚支队关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呈现出的历史风貌与发展机遇,在历史遗迹中进一步理解世界文明的丰富性与差异性,在现实交流中培养全球视野和胜任力。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中亚小班海外实践支队加入了校团委设立的本科生海外社会实践支持计划。为大力支持学生前往全球各国开展社会实践,在文化浸润和深度交流中提升全球胜任力,在走出中国看中国的过程中坚定“四个自信”,校团委设立本科生海外实践支持计划,与各院系共同匹配资源,并邀请教研一线教师带队指导。今年暑期,该计划共支持来自29个院系的55支支队分赴“一带一路”沿线等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社会实践,超过500名学生通过文化浸润和深度交流,提升了全球胜任力和国际视野,增进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供稿:校团委
编辑:李晨晖
审核:赵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