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在跨界的交会处寻找创新的增长点

清华大学第二期文科沙龙举行


清华新闻网11月25日电 11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第二期文科沙龙在艺术博物馆咖啡厅二层举行。沙龙以“何谓创新,为何创新”为主题,旨在从科学、艺术、哲学的角度厘清“创新”概念,探讨不同学科视域中的“创新观”,在跨界的交会处寻找“创新”的增长点。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出席活动。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宏伟、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向帆、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胡翌霖就创新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与60余名校内师生展开交流。公管学院助理教授蒙克主持沙龙。

沙龙现场

胡翌霖发言

与谈嘉宾从自身研究出发阐释了“创新”在本学科内的含义和价值。从科技史研究的角度,胡翌霖认为,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创新”本身应该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强调的是改变他人生活方式、改变世界运行方式的力量,因此,对创新的理解也不应该仅停留在事物本身的新旧程度上,而应从影响力的方面定义,避免望文生义的错误,才能为社会的创新指明方向。

向帆发言

艺术家的视觉语言呈现是不是创新?这是一直困惑向帆的问题。在沙龙中,她展示了近年来的项目:用可视化手段“解散”张爱玲小说、展现艺术院校的行政结构、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进行视觉化解读、构建中国家庭的家谱树。诸如此类文科和计算机交叉的结合,也是近二十年来创新活跃的领域。向帆认为,用科学家的方法做人文科学的研究,恰好激发了发明新工具的需求。

王宏伟发言

作为文科沙龙举办以来首位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嘉宾,王宏伟认为,不同学科知识的演化有非常大的相通性,科学家期待的创新是颠覆范式的。创新精神就是不断探索未知边界的激情,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科学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动力。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社会过去千百年的变化和变迁都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意义不言而喻。

现场观众与嘉宾积极互动

嘉宾就创新的层次和动力、法律对创新的界定和保护、创新项目的选择等问题与在场观众展开自由而热烈的讨论。

彭刚与沙龙嘉宾、主持人合影

文科处处长孟庆国等参加活动。

清华大学文科沙龙是一个致力于促进校内人文、社科和艺术等领域跨学科对话的平台,通过邀请校内文科及相关领域教师就同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关切的重要话题展开对话,促进多学科思想的交锋碰撞,推动学科间的融会贯通。距今为止,文科沙龙已成功举办两期,吸引了校内师生近200人次参与。

供稿:文科处

摄影:赵青松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   婷

2019年11月25日 09:38:2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