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深耕纪实】寇纪美:平凡之路

编者按:

岁月如歌,记录着每一点生活的旋律;江山如画,记录着每一次耕耘的痕迹。服务担当,初心不忘;深耕不辍,热情不息。

转眼,“深耕计划”的学员们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精耕细作”了几百个日夜。他们有的在校内部门服务师生,有的来到基层一线攻坚克难,也有的在海外中企默默坚守……为记录点滴、激励后学,“深耕计划”特别推出“深耕纪实”专栏。近期,让我们一起听听深耕一期学员有关成长的故事。

寇纪美(左),“深耕计划”一期学员,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本科生,现任职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迷茫,似乎是很多学生在大学遭遇的关键词之一,告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高中课程,告别高考,接下来要去哪?追追赶赶完成本科学业,毕业了又去哪?一路走来怎样才是值得的?一系列的追问直击灵魂,却又不得不去面对。毕业典礼的时候,激动又忐忑,结束了又害怕告别,认真听了邱勇校长的毕业致辞,但云里雾里就记住两个字:意义。后来,时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毫无意义;时而又元气满满,觉得每件事都是意义。

怀揣着梦想来到清华,怀着热爱服务清华,转换了两种角色,才真正沉下心来,好好看看这个园子里的一切,两年获得的成长大于我曾经的期望。在校机关的岗位上,你会发现清华褪去了她神话般的华丽外衣与众多的标签,它卓越着,也平凡着。

“误入藕花深处”

我想,很多人大概对基层工作有一些刻板印象,本科期间,我曾非常明确地拒绝它。毕业前往基层工作岗位锻炼,青春时光成本高昂,我对它能给我带来的成长存疑。现在看来,自己也有功利主义的毛病,想要在更快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成长,能力不足,贪心有余。幸运地是,机会它不嫌弃我对它的偏见,而是以焕然一新的方式不期而遇地到来,在我即将本科毕业那一年,我遇到了”深耕计划“,项目有非常明确的培养定位,仿佛一个精装版的“gap year”,深耕不辍,生生不息,项目名也寓意我们要沉潜自己,在项目组的培养下成长为茁壮的大树。

基于本科期间在“一带一路”方向所做的调研,我觉得自己十分适合项目的“一带一路”方向,于是就投递了申报材料,经过面试后就被通知录取了,我也由此与深耕结下缘分。可是那年招生,“一带一路”方向要去非洲,经过再三考量,我最终还是决定留在校内,也依据兴趣选择了目前所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要在港澳台行政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室工作。没曾想来了之后更加惊喜!原来我和这里也很有缘分,我曾是学生海峡两岸交流协会的成员,而我现在就和协会的指导老师在一起工作!而我曾经参加的海外研修项目也都有赖于国际处老师的默默付出,出国出境各类文件的签字人和联系人也都变成了我的同事,瞬间在情感上有种追星成功的感觉。

我才意识到其实自己一直以来的兴趣就是方向所在,一步一个脚印,到达的地方总会看到想看的风景。

作为工会小组成员组织并参与校机关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初到工作岗位,开启每天坐班8小时的生活,有时空闲一天,有时熬夜加班,说不难受是假的。这种难受,体现在身心两个方面:一来不适应坐班,缺乏锻炼,娇气地患上“办公室综合征”,腰酸背痛,下了班就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化成一汪水瘫在床上;二来没有核心业务,在心理上找不到成就感。那段时间又陷入新的迷茫期,五个工作日加一个周末,轮番上场,累了歇歇,歇歇再继续忙。

真正开始进入状态,是参与筹备校领导年底密集访问香港的任务。还没搞清楚路数就上了战场,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也很兴奋能参与如此重要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负责在港交通的安排,身处香港多日,却不曾有时间看看天空是什么颜色,每天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尽量让自己保持敏捷,生怕出错。每天吃饭的时候脑海里都在“过电影”,一遍遍推演行程,反复联络确认精确的用车时间和位置。结束用车的时候,港方合作人员说,没想到这个小姑娘能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一程让我得以通过实地实践了解到了比校级交流工作更为复杂的流程安排和细节控制,这让我在后来的工作中也更加自信和从容。回头想,虽然做得不够完善,但是很感谢单位领导对我的信任、指导和包容,让我通过这次机会开拓视野和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我也因此体会到单位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唯此我们的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升,也才能在对外交流时体现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

林郑月娥行政长官来访清华,作为接待工作人员荣获合影

2019年的夏天,一则“清华大学首位外籍副处长入职”的消息传遍整个清华。美籍专家朱大卫加入了国际处。他主要参与学校全球战略及“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2020计划)”的推动实施。我再次得到领导的信任,参与到和大卫一组的2020计划工作团队。这份工作又帮助我从新的角度认识清华的发展蓝图,体会各部门的沟通协作,也很开心能在工作中贡献自己作为清华学生及国际处职工双重视角的想法并得到大卫的认可。我们共同设计的针对国际学生的调研问卷最终面向校内所有国际生发放,也收获了十分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来支撑后续的工作和领导决策。

如此,我慢慢对清华的行政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它不是风生水起的,也不是光鲜亮丽的,而是围绕着学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依靠扎实的行动、苦心的经营和持续的努力而积累量变的过程,到了一定阶段,该做什么,就朝着我们认为的“Tsinghua standard”去努力,等回过头来,会发现蓦然回首,不经意间,我们想要的东西就在那里。这份水到渠成,依靠的恰恰就是行政工作的低调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

仅仅接触大活动、大项目积累工作能力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有更多的学习机会隐藏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如何接听电话、如何推动工作进展、如何发布群消息、如何与不同的人群沟通等等,这些看似无足轻重,却都充满智慧。

褚时健说过,入一行,先别惦记着能赚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该拼命的年纪,却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他关于烤酒的故事也引人深思:做什么事都要会观察,会总结,找到规律。闷着头做事不动脑子,力气用尽了也不一定有好收获。

工作的头一年,我基本上就是闷头做事的状态,像快递接单员一样,从领导那里接单、干活、交货。但是完成工作和把工作做好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每一次“接单”都是一次机会,去投入精力钻研的机会,去精进技能的机会,去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接触各类文书工作,贺信、拜访函、感谢信、唁电、新闻稿、发言素材、调研报告等等,“花式”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写作能力;而最近因为新冠疫情,需要统计大量数据,我又学会了很多数据处理的新技能。接触多种类型的工作也是一个丰富自己,给自己增值的过程。而经历过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后,就更加感叹其实身边的老师都个个身怀“绝技”,在办公室独当一面,所以才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我也才明白,能让自己长久走下去的,不是闪闪发光的一纸学历,也不是年轻的资本,而是做事的核心实力。练好十八般武艺,才能全方位提升自己,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这两年,我所涉猎的工作内容十分广泛,从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到数据分析和项目管理;从报告撰写和校级交往文书的起草,到全处制度建设的梳理和港澳台校级合作协议的归口管理,我都有幸参与,这些工作全方位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改善了思维方式,也能从更多元的视角和更高的层面理解清华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参与接待中国文化大学校长一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因为是“深耕一期”,我们像“黄埔一期”等所有的“一期”成员一样,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清楚地记得,在第一次班会时,杨斌副校长参会,向我们阐述着他对于项目的期望。他说,作为项目第一批学生,会有首届红利,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以自主探索。可以说,我们是和项目一起探索,一起成长的。

项目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培训、基层实践和全球胜任力提升等全方位的资源。我们去嘉兴瞻仰红船精神,去梁家河了解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去德国追寻马克思的哲思之路,还分赴祖国各地亲历扶贫一线工作……通过班集体这个团队,我们不仅可以交流日常工作彼此学习,也能通过协作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不断培养我们的领导力和团队意识。在工作之余还能接受成体系的基层实践锻炼,这是深耕特有的“养分”,帮助我们汲取红色力量,增强政治意识,学习基层治理经验,提升个人能力,为未来的发展积蓄经验。除此之外,项目也根据我们的需求,为我们的想法提供助力,比如我们自主提出并设计了探访新疆基层工作的社会实践,开展了多次读书会和理论学习会,还经常实践自己的奇思妙想拍纪录片,写宣传稿,组织团建活动等等。当我们对集体有了归属感,自然也就能相互扶持着向前。

赴德国海外实践合影

“深耕计划”项目的宝藏之一也就是这个特殊的班级。构成这个班级的,是在学校或者校外不同的单位工作的职场人、是来自各个专业的清华同窗、是对公共服务事业感兴趣的伙伴。大家的思想碰撞十分多元,对我们理解问题也有很大益处。尤其特别的是,一方面校内的学员们构成了一个“中心一体式的虚拟办公大厅”,从学校资源享受者转变成一线创造者,也能通过交流更加理解学校整体的管理和运作,潜移默化中也增加着对清华的理解和热爱;另一方面校外的学员能通过实践真正了解基层工作,能站在世界看中国,我们可以互换学校内外的工作体验,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未来生涯规划。

“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园子里“上学”到“上班”虽然就差了一个字,但差别还是相当大的。上学是输入学问的过程,而上班则是输出智慧的过程,初入职场,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掉血”,感觉知识不断输出掏空了自己的能量,而两年之后的现在,我可以很坦然地说我已经适应了这个差异并获得了更多心境上的转变。

上学期间,总会在年初有很多的愿望和目标,后来因为考试、实习、社工等等“重要”的事情给自己找借口,很多愿望也就一直搁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说,不忘初心,正是因为初心很容易被遗忘,它被繁杂且不断涌来的各种事情所占据,以至于忘了自己从哪来,一开始想要到哪里去。而工作之后,自己的生活从上班前后的时间开始分界,可以在自己完全支配的时间里完成自己的各种小愿望和目标。如此一来,我倒适应了上班的节奏,尤其喜欢和同事们利用中午一小时的休息时间放松自己,完全不去想工作,专心吃饭,专心欣赏园子的风景,专注不仅让工作效率提高了,也有满满的幸福感,能从单纯的两极去理解生命的意义。

阳光照进古月堂的院子

于是也就能在工作单位看到这样的场景:雨后的清晨,阳光洒进古月堂的小院儿,投下有倾角的倒影,竹子绿得可爱。鸟儿叽叽喳喳轻快地叫着,在丽日晴空下享受着无忧无虑的自由和快乐。这时候,深深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会觉得自己仿佛拥有了整个清华园。从最初的焦虑、迷茫、不适,到现在的安静,坦然,平和,心境上的转变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慢下来,不一定是不好的。忙着赶路,有时候会忘记看天,也便错过了无数星辰。

在这工作的两年里,我对“围城”也有了新的认识。很多人怀着跳出舒适区去打拼的信念,坚定无比的离开园子,觉得那才是成长。而我现在认识到,其实理想和舒适区并不对立,更何况,这里的工作颇具挑战,饱含乐趣。舒适,其实是自己的感受罢了,找到自己最舒适的成长模式,主动为自己打造和拓展舒适的区域,并稳步向前,这样又何尝不好呢?

清华新闻网5月18日电

图文:寇纪美

供稿:深耕计划项目组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0年05月18日 08:31:1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