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在今天,走进清华园,你会惊喜地发现,她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有了全新的面貌。不同肤色、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西荟萃,古今交融,让这座百年芳华的历史名园呈现出无与伦比的活力、开放与多元。
中外学生趋同融合、共同发展,构建多元优秀文化校园,营造和谐共生的国际化校园氛围是实施“2020计划”、布局新百年“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清华校园国际化建设硕果累累,中外文化交流项目蓬勃发展,为学校国际化建设增添了人文温度,也有力地助推了世界文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清华园,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正点点滴滴地渗透生活的每一隅。一系列创新性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校园风采,也让学子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姿。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不少国际学生无法返校参与现场表演,2021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采取“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以视频节目和现场演出两种形式为观众精彩呈现。在光影和声乐的交织变幻中,在现场与云端的汇通互动里,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扬帆起航。跨越时间、地域的阻隔,中外交汇,天涯咫尺。大屏幕上投射出的不仅是节目本身的魅力,更是“天涯共此时”的情怀。历年来,国际学生学者新年晚会的演出师生遍及中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比利时、哥伦比亚、蒙古等世界五大洲的国家。这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传统,数十载以来愈发美轮美奂。
不仅新年节日,日常也有惊喜。看,日本的和服、印度的沙丽交相辉映;韩国的糖饼、泡菜饼和美国的甜甜圈令人垂涎欲滴;比利时的足球游戏正如火如荼,拉丁美洲的拉丁舞热情奔放,中国别出心裁的书法展览叫人称赞不绝……这些绚丽多彩的异域风土人情,都融汇于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经过十余年发展,清华大学国际文化节已成为国际学生最具规模的大型文化活动品牌之一。2019年,国际文化节有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同学参加,吸引了10000余名中外师生来到现场。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展棚充分展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本届文化节由三个部分组成,“地球村”国际文化博览会奏响序曲;紧接着是连续两周的“YEAH!世界”主题活动:风情东南亚、不夜首尔城、日本学园祭、非洲庆典日,四场精彩活动带领参与者领略异国风采;还有“中外达人秀”,来自不同国家身怀绝技的同学们角逐歌舞才艺、各展风采。
清华学生传统的“百团大战”中,也充满国际学生的身影。多元化国际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国际文化交流协会(AICE)、“世界清华说Society”、紫荆国际志愿服务团Buddy Program项目、学生音乐剧社等100余个社团组织,均由各国学生共同参与组建。一年四季,精彩纷呈的清华,真正地做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除了丰富的文体活动,清华的多元文化还体现在国际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中。在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清华园,中外学生心手相牵,共聚一堂,学习和探索世界的未来,体会清华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2020年7月,来自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优秀青年学子,跨越时间和距离,在“云端”欢聚一堂。这是疫情时期以全新在线形式举办的清华大学全球暑期学校(GSS 2020),国际学生们面对疫情后的世界,共同探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大家“云享艺博”,通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0届线上作品展”、中国风机器人乐团“墨甲”(MOJA)表演、图说“清华简”、“汉字的故事”、“苏绣和佛山剪纸”等,打开了一扇扇体验清华、感知中国的文化窗口;录制加油视频、翻译各类通知、志愿服务、互帮互助,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一起组织Coffee Chat,“云”上谈心,传递温暖与关怀,在疫情蔓延中点亮精神之光。
除了国际暑期学校,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在校园里定期举办“中国根基,清华精神”系列谈、“水木之窗,对话大使”系列讲座等活动。走出校园,国际学生的足迹遍布了京城的各个文化地标、青海的民族风情、曲阜的孔子故乡……国际学生学者在这里已经不再是客人,他们在和风细雨的文化浸润中,增强了对中国这片土地的归属感,爱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学生社区都会为国际学生举办文化交流和庆祝活动。冬至一起包饺子,春节穿上唐装、贴上春联,中秋节赏月、猜灯谜、制作手工月饼……更多元、更国际的清华,真正地做到了“春风化雨,宾至如归”。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论来自何方,身在何处,人类正处在同一片屋檐下,同呼吸共命运。在清华园,中外文化多元交流融合正在打开世界走进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新窗口,中外学子民心相连、民意相通。面向110年校庆新百年新征程,清华大学将牢牢把握新时代赋予的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