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志:立足清华热土,飞向浩瀚宇宙

2020.10.09

      文字

      王蕴霏


      摄影

      李派


      图片设计

      贺茂藤


      编审
      戚天雷  周襄楠 张莉


      栏目统筹

      周襄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卫星发射与观赏绚丽烟花无甚分别:震撼、感慨,却遥不可及。而今来到2020年,不知不觉,从前科幻小说中才会出现的“太空经济”“太空工业”,却已经悄然来到身边,开始了民营化的进程。正在经历“大航海”时代般的快速发展的商业卫星行业,或许即将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26岁的清华工物系博士生曹德志,已经为探索宇宙和遥观全球的目标,奋斗了将近两年。

曹德志曾担任清华大学学生创协主席,校团委科创中心、创业中心辅导员。在负责学生创协期间,他组织同学研读业界时讯,观察、分析中国产业的发展趋势,注意到很多创业风口的爆发,也因此结识了许多创业者。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承办第20届清华大学创业大赛时,许多精彩项目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创业的种子就此种在了曹德志的心中。

2019年4月,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兄仓基荣即将毕业。师兄弟之间常常交流,偶然间谈及未来的发展,曹德志透露了创业的念头,仓基荣提出“卫星载荷”将拥有极大的商业前景。积蓄许久的火苗似乎突然遇到了氧气——两人一拍即合,创业之旅就此拉开了序幕。

被称作“小众蓝海”的商业航天领域,门槛高,要求拥有足够的技术深度。曹德志的团队主要研发针对微纳卫星和空间用的功能化载荷(安放在卫星、飞船、太空舱等航天器上的搭载设备),起到在太空或行星表面提供采集数据的传感器节点作用。如果将微纳卫星比作一艘船,功能化载荷就是置于其上的货物:“太空对于人类来说,就像是一片黑暗的海洋,我们的载荷解决方案,便是为天文学家,为行星勘探公司,在太空中提供一支手电和一双眼睛。”

据曹德志介绍,我国国内航天产业的佼佼者们正在齐心协力打造全产业链闭环——不论是上游的火箭发射方,中游的卫星制造方,还是下游的卫星数据应用商,大家都在为这个产业作贡献。目前,我国航天产业在国家队层面水平与国外比较接近,而相对薄弱的是商业航天领域。因此,他的团队也在涉足遥感领域的实时预警服务,例如机场气象的卫星云图监控或林场的火情监控,“仰望星空”的同时,回望地球,兼顾“脚踏实地”。

团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认可。2019年9月,他们在团委下设的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创+”拿到了第一个无偿的种子基金;随后,又拿下清华大学创业大赛成果转化组的金奖。在2020年9月27日举行的第七届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决赛中,他所带领的团队获得“挑战奖”。在曹德志看来,在学校的各大平台上通过项目展示去阐述自己的商业逻辑,团队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丰富的资金,更是一种珍贵的肯定,“大家会相信这个事情确实是能做的,确实会得到别人的支持。”

对于一个需要兼顾学业和事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导师的支持必不可少。如今曹德志博士的导师一直保持开明的态度。“卫星载荷”的商业化,本身也是受到了科研专业方向的启发,在核心硬科技上攻坚克难,不仅能推进科研成果的产出,还能为新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所以导师非常鼓励曹德志追求自己的事业。

按原计划,今年年初本应有一次架构的在轨验证的机会,但由于新冠疫情,交付时间一再推迟,在版本迭代的过程中,团队内部的一些摩擦也由此浮出水面。对此,曹德志深刻体会到,科技创业团队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重视沟通。不论内部的协调还是与外部的交涉,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

谈及清华的大环境,曹德志认为,学校对于创业者非常包容与开放,一方面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提供资源上的支持,比如团委的“创+”平台以及经管学院的“x-lab”平台,都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获益其中。

对于曹德志来说,选择创业,一定要考虑时代背景。从国家层面“新基建”的政策引领,到国际上“太空经济”的实力比较,“卫星载荷”都算是顺势而为。同时,清华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都暗合未来几年“硬科技”创业的发展趋势。曹德志对清华学子的事业发展充满信心。

“人的一生就是一次伟大的创业。”这是曹德志在清华创协当辅导员期间常常提及的一句话,“你的整个生命都可以被理解为从零开始的创业这个事情本身,有的人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和挫折,会跌倒,也会再爬起来,我可能就是这样的人。”

在清华这片兼容并包的热土上,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可能性。纵使裤脚沾满泥巴,也无法禁锢清华学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人间沧海,你我皆有看向广阔天地的眼界和飞向无垠苍穹的勇气。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