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馆铃声响起,正在老馆自习的同学们却迟迟不愿离去。大家纷纷拍下桌椅、书架和手中书本、习题的照片,郑重地与老馆道别。“听着日复一日重复响起的闭馆音乐,离开的瞬间才觉得无比想念”,同学在朋友圈“刷屏”表达着对老馆的不舍。
根据老馆维修工程安排,图书馆老馆于2019年10月9日起闭馆,馆藏资源暂停对外服务,恢复开放时间未定。老馆上一次维修还是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之时,出于文物保护和使用的需求,将在今年接受近20年来第一次“大修”。
顾名思义,“老馆”是清华校内最早的图书馆。它落成于1919年3月,距今整整100年,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中最先动工和建成者。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图书经费骤增,图书馆馆藏逐年大量增加,因此在1930至1931年间进行扩建,增添了中部和西部的建筑,与东部原有部分形成浑然一体的图书馆建筑群。时任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教授,曾任清华图书馆委员会主席兼代图书馆主任。至抗战前夕,图书馆馆藏计36万余册。
抗战时期,馆内20000余册书籍被千里迢迢运往昆明,路迢时艰,途中损失惨重。日军占领清华园时期,曾以图书馆为外科病房,书库为手术室及药库,图书馆藏书也被洗劫一空。运到南方去的图书也大部分毁于战火。复校后,经过各方努力,图书馆得到恢复发展。
过去,泡图书馆被清华学生戏称为“开矿”,每天开门前总有许多学子排队等待进馆。图书馆仿照欧美新式避火法建造,地面铺设着厚毛玻璃透光地板,宽敞明亮,成为一代代清华人心头珍贵的怀念。杨绛先生曾说:“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季羡林先生真切地回忆:“我一想到清华图书馆,就有一种温馨的回忆,我永远不会忘记清华图书馆。”曹禺先生则说,“我怀念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在我怎么想都是一片糊涂账的时候,感谢一位姓金的管理员允许我进书库随意浏览看不尽的书籍和画册,我逐渐把人物的性格与语言的特有风味揣摩清楚。”正是在西文阅览室大厅东北边的一张长桌上,他伏案写出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不朽之作《雷雨》。如今,尽管有文科图书馆,经济、法律图书馆,逸夫馆,李文正馆(北馆)等“争奇斗艳”,很多同学仍然偏爱老馆安谧沉静的氛围,在老馆穿着学位服留下照片也成为毕业同学必做之事。
面对图书馆老馆百年的历史积淀,本次维修将按照文物建筑的维修标准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外观、内置等方面都会保留维修前的状态。“例如阅览室的窗户样貌、书柜和校友们捐赠的自习桌椅,目前大库里的书斗、玻璃地面等都将被保留。”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说。
本次大修的工作主要包括建筑整体修缮、机电设施升级、结构病害处理、功能分区优化和借阅设施完善等。在“维持”和“修复”之外,还将对老馆进行优化,在功能分区上打造“研究友好型”的特藏阅览区,并完善新风系统和防尘措施。在空间优化后,还会相应增加甲骨等馆藏的展示。在借阅设施方面,将主要进行更加完备的“个性化分区”,例如在第三阅览室配备电源插座,适应师生新的阅读习惯,同时在第二阅览室开辟“静区”,维持纸质书阅读的需求。此外,出于舒适性和视力保护等方面的考虑,也会对卫生间和灯光进行整体调整。
在维修过程中,老馆内部分图书将分流至校内其他分馆,馆藏文献文书等珍贵资料则本着减少挪动和损伤的原则,在逸夫馆内暂时集中存放。最为人性化的是,为了缓解维修期间师生对老馆的思念,位于老馆普通阅览室的桌椅将被分散到逸夫馆、北馆区域,供大家自习使用。
“虽然不知道它会改成什么样,但是对木质桌椅、微凉空气和安静阳光的回忆不会消失。”物理系2016级本科生刁康宁说,“希望等它有了新的模样,会有新的人在这里留下新的记忆,希望这里会一直是个安静而美好的地方。”我们期待着老馆以新面貌重新开放的那一天,那时,在更加美丽的老馆里,必将又是座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