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辞旧去,瑞犬迎春来。对生活在中国的人们来说,将新年冠以十二生肖之名的传统可谓众所周知。不过,说来有些惭愧,2016年来到中国时,我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语言却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我平生头一次在韩国以外的地方居住和学习,导致我上课要在英文的“汪洋大海”里拼命挣扎,下课又被中文的“波涛汹涌”所淹没……在这个有趣的国家彻底“浸泡”一年之后,我希望激励2018年的自己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更好地理解中国。
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也最重要的节日。它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在韩国也会庆祝这一天。去年大年三十夜,烟花绽放时,我就着漫天星火,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那天,我和在北京结识的一群密友共进佳肴——在清华,我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庆祝了一系列节日。他们有的与我同专业,有些则是我在汉语角、课堂、学生社团、活动小组,甚至是在学校食堂或路边认识的朋友。过节时,我们都啃着苹果,互相发红包。去年除夕夜在胡同区守岁之后,我在大年初一到雍和宫为来年祈福;而今年,我会远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去一个中国朋友家里过年——这些难忘的时刻,唤起了我对2015年与中国初次结缘的回忆。
2015年年底,我到北京来旅行。正是在那个时候,北京这座城市在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旅行结束后,我开始寻找一个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机会。两个月后,我辞职来到中国,开始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全球财经新闻的硕士学位。我的生日在9月中旬,也让我得以在中国开启新一岁的新生活。在五道口的一家KTV里,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有生以来最国际化的一个生日。
每天与这么多拥有共同兴趣的同学在一起,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维。他们来自全球各地,就像一群使我受益匪浅的良师,这些知识远远超出了课堂的范围。与此同时,我在课外也竭尽所能地了解中国。为了结识更多的中国朋友,每学期我都会参加紫荆志愿者总队国际志愿者服务团主办的“学友计划”;在周末,我会去不同的语言角练习中文。基本上,中国朋友们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尝其所尝,观其所观,读其所读。我和他们用一样的手机应用,有时我甚至照搬他们的用词,哪怕我压根不知道那些词是什么意思。我参与了许多学校的会议和项目,例如帮助学生科技娱乐艺术协会(TEDxTHU)举办定期演讲。我每周去上瑜伽课,最近又加入了一个以中国为主题的“微沙龙”。我利用假期到中国的14个地区旅行,从黄沙大漠到冰川雪原,陶醉于迥然相异的壮丽风景,品尝了千滋百味的南北美食。
带着所有这些美好回忆,我将迎来自己在中国的第二个春节。新的一年将成为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我要从清华毕业了。我已经习惯在这里生活,哪怕只是想到自己终将离开,都令我无比难过。我的狗年心愿是“善始善终”——在清华,在北京,在中国,我已写下一个美丽的开始,也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