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名人名言之季羡林: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2017.02.10

    供稿

    映像设计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改编

    杨晨晞

     

    图片

    霍巍、郭祥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莉

     

    设计

    王寅、张颖、郭洁

     

1911年8月2日,季羡林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3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西洋文学系。在清华的四年时光中,季羡林结识了陈寅恪、朱光潜、吴宓等名师,还知不足地旁听了很多外系的课程。名师的言传身教和清华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他的《清华园日记》不难看出,作为一名二十出头的大学生,那时的季羡林已经在文学方面颇有见地,但是他从没停下前进的脚步。

从清华毕业一年后,季羡林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那里自由的学习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促使他将自己的学习目标最终定在了难度不小的梵文领域。与此同时,知不足的他先后学习吐火罗文、英文、俄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文等多门语言,不断用学习来充实自己。1941年,季羡林获得博士学位,其论文 《〈大事>中伽陀部分限定动词的变化》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由于当时二战正酣,季羡林无法回国,在“上有飞机轰炸、下有饥肠辘辘”的境况下,他仍然不忘钻研佛教混合梵语,还用德文完成了几篇有创见的论文,由此奠定了他在世界梵文学界的地位。

1945年秋,季羡林辗转回到了阔别十年的祖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兼任新组建的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然而当时资料缺乏,人员不足,加之政局混乱、经济拮据,他深感痛楚和无奈。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进行学术研究,在两年多时间里发表了40余篇涉及各种题材的文章。

即便在“文革”时期遭受到批斗和不公正待遇,他也曾用5年时间“偷偷”地翻译了长达8万行的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这部译著成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正是知不足的精神鼓舞着他为世界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身兼数职的季羡林,仍将学术作为自己人生的重点。他每天坚持凌晨 4点起床,读书、写作或是翻译,8点去上班,晚上加班加点读书、写作,甚至把开会、吃饭、接待等“边角”时间也利用起来从事研究。年逾古稀、满头银发的他每天骑自行车来往于图书馆和家之间,看上去仍旧精神矍铄。他在80多岁高龄还完成了《糖史》等三部著作。至 2003年,季羡林的全部著作有约1200万字,并有多部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他从不只满足学术方面的建树,知不足的精神让他在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成为了一位“杂家”。

季羡林说:“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他自己便是一直秉持着这种知不足的精神,一路坎坷奋进,成就颇丰依然壮心不已、孜孜以求。这种“知不足”精神也将永远流传在清华校园中,成为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本文改编自文章《季羡林: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原作者:周襄楠,原载于2008年6月16日清华新闻网)。

自1月13日至2月17日,清华映像栏目进入假期运行,每周更新一期。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