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显:清华园里的“话剧教父”

2017.12.15

    供稿

    映像设计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胡颖

     

    图片

    任帅

     

    编审

    卢小兵、程曦

    张歌明、张莉

     

    栏目统筹

    程曦

     

    编辑

    高原

     

在民国时期的清华园里,演话剧是一股颇有声势的文化风潮。学校将话剧作为学校美育以及健全学生人格的手段,学生也普遍认为演话剧能“增进阅历”,培养“刻苦勤劳之精神”,提高“分工合作”的能力。而对清华话剧活动影响最大的,是今人可能已经不太熟知的王文显先生。

王文显的故乡在江苏昆山,他的父亲儿时曾被李鸿章手下的“洋枪队”统帅戈登收留,后成为一名香港警察。王文显自幼随家庭辗转中英各地,英国文化在他身上打下了深刻烙印,做过他助教的李健吾称其为“一位循规蹈矩的上流人”。

王文显在清华任教22年之久,长期执掌被称为“戏剧家摇篮”的西洋文学系。1927年,王文显到美国耶鲁大学师从戏剧大师贝克教授学编剧。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英文剧《北京政变》和《委曲求全》,前者写袁世凯窃国之事,后者揭露高等学府内勾心斗角的阴暗面,一时享誉戏剧界。《委曲求全》被朱光潜称为“一种可惊赞的成就”,“他的观察老练而真切,他的嘲笑冷俏而酷毒”,在制造紧张的布局方面“几乎是无瑕可指”,在中国现代喜剧史上留下了极重要的地位。

王文显对中国话剧教育的影响同样深远持久。他主持制定的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程大纲及学科说明,列入了“戏剧概论”“莎士比亚”两门课程,“现代西洋文学”课程中也专设戏剧部分,这些课程都由他亲自主讲。1933年,他又加开了“近代戏剧”,专门讲授易卜生以后之戏剧。据听过课的季羡林回忆,王文显讲课比较枯燥,一句闲话也没有,下课铃一摇便合上讲义走人。但他却培养了中国现代话剧的一批中坚力量。做过王文显助教的张骏祥说,王文显的讲稿“扎扎实实,对于初接触西方戏剧的人来说,是个入门基础”。

教学之外,王文显还为清华积攒了大批戏剧专业书籍,包括曹禺在内的大量后辈都深受其益。他说,“我就是看他(王文显)买的戏剧书,钻研戏剧的。”可以说,王文显购置的这些书为清华话剧乃至中国早期话剧背后提供了丰富深厚的知识储备,成为无数后起之秀的精神花园。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