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工程物理系建系60周年

2016.11.18

    供稿

    工程物理系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张铮

     

    图片

    任帅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郭洁

     

2016年10月16日,清晨6:30的大礼堂门前,已经有很多胸前佩戴着红色纪念胸章的志愿者在忙碌,他们在这里等待一场场期待的重逢,一次次火热的握手,一个个结实的拥抱。

“老朋友,好久不见,可好啊?!”

“好得很呢!”

“哈哈,终于又见到你了,想当年……”

这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60周年系庆的活动现场。来自四面八方的系友再次见面,曾经在一起学习工作的经历浮现在眼前。1956年,为了开创和发展我国的原子能事业,培养理工结合的核科技人才,清华大学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设立了工程物理系(简称“工物系”)。60年来,清华大学工物系为国家培养了9000余名毕业生,其中包括31位两院院士、20位共和国将军、10位全国劳动模范。在我国核工业、核国防及国民经济的各条战线上,都能看到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工物系毕业生。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工物系针对新时代的需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方向。从1996年以来,工物系通过定向培养、联合培养的方式,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家重点单位先后输送了2000多名毕业生。2011年,工物系与核研院、电机、热能、水利、经管学院等院系合作,创办了能源实验班;2016年启动核电工程和管理留学生培养项目,直接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以及“核电走出去”的战略,并建立了“核能兴邦2020”和“核心技术,中国智造”两个联合实践品牌。

清华大学工物系在发展中明确了“基于核、面向核,又不局限于核”的思路。1998年恢复和加强了“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二级学科,2003年以来先后增设医学物理与工程、安全科学与技术、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二级学科方向。当前,工物系形成了安全探测、安全应急、暗物质探测、同位素分离等学科制高点,在2003、2008、2013年三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核学科均排名全国第一。

在科研中,清华大学工物系坚持“顶天立地”的理念。一方面,面向前沿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2000年以来,工物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取得了发现五夸克态、发现反阿尔法粒子等一系列重大成果,并建设了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在暗物质探测等领域正在经历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另一方面,面向国家战略开展重大科研工作。围绕安全监测、安全应急开展重大科研及产业化,工物系于1997、2005年先后成立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和北京辰安伟业股份有限公司,自有知识产权高科技成套设备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并打入国际市场,以科技创新引领公共安全新兴行业发展。从2003年开始,工物系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重要科技奖项。

回顾60年的历程,清华大学工物系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核工业的初创和发展,“理工结合,又红又专”,正是工物系60年来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以身许国、人才强国、创新报国”,正是工物系60年来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用同学们的话说:“60年很久,但听老学长讲故事却发现很多事情一直没变,数理基础没变,踏实的学风没变,最重要的是爱国的情怀没变!”

巧合的是,工物系举办系庆的10月16日,恰好是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2周年的纪念日,当年的成就是工物系老一辈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今天的后人们正在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