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核心课程:西方哲学精神探源

2016.06.15

    供稿

    教务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改编

    张铮

     

    图片

    李娜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哲学是对时代精神的思考和体现,是对人文价值的继承和维护。在大学本科生的素质教育中,哲学思维的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他们开阔知识视野、强化创新意识、陶冶高尚情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2006年开始,清华大学哲学系王晓朝、朱东华、田薇三位老师开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西方哲学精神探源》课程,通过讲述西方古代哲学家丰富的思想和观点,探讨西方哲学精神的起源,揭示西方民族的精神取向,阐明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帮助学生把握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他们的教学内容从哲学、宗教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按照“真、善、美、圣”四个维度来设计,即:理性与科学精神、伦理精神、美学精神和宗教精神。他们给学生重点讲解希腊哲学的流变过程及其思想内涵,介绍柏拉图、西塞罗、奥古斯丁等思想家的理论体系,揭示西方民族的精神取向,阐明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

这门课程最具特色的,还是三位授课老师采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针对数百人的课程容量和选修学生的多元知识背景,王晓朝等三位老师带着担任助教的博士生,将教学环节分解为“大讲堂”和“小班导修课”,其中14次课堂讲授完成基本教学任务,5次导修课将学生分成20人的小班,并提供教材之外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由教师和助教辅导大家阅读讨论;同时,教学全过程都利用清华大学网络学堂和学生自主建设和维护的网络社区进行线上辅导。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大班集中授课有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感受哲学大课堂的氛围和气场,主讲教师精心备课,充满激情地讲好每一堂课,课堂采用半圆形的阶梯教室,契合内容主题,模拟古希腊剧场哲学家公众演讲形式,教师随时接受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感受智慧实践的风采;导修课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舞台和师生深度交流的平台,10名助教各自匹配40名左右的学生,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引导;网络社区则成了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享作业、碰撞观点的空间。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课程从开设起就受到同学们广泛好评。2010年本课程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开设小班导修课的做法也在校内得到推广。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