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沙龙: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术交流平台

2016.09.27

    供稿

    映像设计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张铮

     

    图片

    任帅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郭洁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术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是正式的学术会议,还是私下的饭局攀谈,思维的碰撞往往能给人带来灵感的闪现,弥补自己的知识不足。对高校学生而言,一方面专业划分和学科分化愈加精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术问题都属于多个学科的交叉点,因此搭建一个可供同学们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

有感于传统学术交流的需求碎片化,与学术资源对接困难、话题缺乏针对性、讨论不聚焦、学科跨度大难以深入交流等问题,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的同学们在2013年12月提出了一个创意:在大家广泛使用的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小研在线”上,利用其服务功能开发一个让同学们自主发起学术交流的“微沙龙”(WeSalon)平台。2014年5月,“微沙龙1.0”正式上线,至今已经迭代更新到3.0版本,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欢迎。

在“微沙龙”上,每一名清华师生都可以用校园网的账号密码登录,并可以自由选择“发起”一个微沙龙或者“报名”参与某个已经创建的微沙龙。一个微沙龙有一个既定的主题,可以设定吸引哪些专业方向的师生参与。同时,微沙龙的举办地也获得了校内外多家咖啡厅的支持,大家在互相交流的同时,还可以享用美味咖啡。上线至今,“微沙龙”已经覆盖全校所有院系。截至2016年4月,注册用户超过14000人,参与活动人次超过35000人次,举办超过7000场活动,其中70%的活动涉及交叉学科,单场活动最多可容纳来自8个不同院系同学参与。“微沙龙”不但吸引了来自学生中的学术大V,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莫汉·芒纳星河、詹姆斯莫里斯、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等参与的“大师微沙龙”和众多校内老师们发起或参与的活动。

通过“微沙龙”模式,组织者通过“互联网+”搭建平台并隐身于“幕后”,让期望交流的学生对议题与形式发挥主导作用,极大地促进学生进行小范围、充分的学术交流,有很多同学通过“微沙龙”解决了课题研究中的交叉学科问题或结交了志趣相投的学术伙伴。未来,“微沙龙”将依靠“O2O”学术交流模式的自身价值来吸引同学,助力长期密切互动的学术群落的形成。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