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去哪儿”之李舒涛:“回”到青海

2016.06.22

    供稿

    映像设计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采访

    拜喆喆

     

    文字

    拜喆喆、张铮

     

    图片

    梁露文、李娜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不畏风雪向西行,惟愿惠民早脱贫,功成不必在我辈,待留功业他日庆。”这是清华大学2007级本科生李舒涛写在朋友圈里的诗。配图是四月的青海,积雪皑皑。2014年,他成为了清华首批赴青海工作的8名选调生之一,现在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工作。

2007年,李舒涛从山城重庆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和许多清华学生入学时一样,刚经历过高考洗礼的李舒涛是迷茫无措的。辅导员告诉他们,大学要做的就是找到人生的方向。从那以后,他开始了关于未来的尝试和探索。

大二担任班团支部书记的经历,让李舒涛从一名“又红又专”思想的接受者成长为校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组织班团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的过程中,他更深切地感受到清华的教育理念与自己未来人生道路的联系:“我对学校‘入主流、上大舞台’的培养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三时,李舒涛被推荐到了校团委继续从事社会工作。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人生方向的两位辅导员:李伟和李文韬。李伟曾在青海大学支教一年,他和李舒涛分享了自己从一名学生到一名高校老师的心态转变,分享在青海做家访时的感动。李文韬曾在西藏支教,他将自己支教的经历和感悟记述下来,出版了《西藏支教日记》。李舒涛对书中描述的“青藏的阳光日夜与我相拥……”渐生向往,“有一种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的感觉,”他说,“他们放弃保研的机会,从学生到老师,从都市到相对落后的地方,完全转变了人生的‘活法’。”李舒涛看到了这一年的支教经历在学长们身上的烙印,“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正能量,遇到任何事情都从容淡定。”

萌生了“基层情怀”的李舒涛并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共鸣。大二时,他曾在重庆的一个街道办实习,接触的是最细致琐碎的社会救助和扶贫工作。面对残疾人帮扶、养老院建设等关系到具体个人生活质量的工作,他渐渐意识到,只有基层的工作落到实处,人民才会真正感受到幸福感。

2011年,面临毕业的李舒涛把“支教”当成了唯一选项,没有任何的纠结犹豫。面对亲友的劝阻,李舒涛很坚定:“当时的感情淳朴,想法也很纯粹。”他希望能用一年时间真正走入中国西部的基层,去看看基层的运行状况。他更期待的,是自己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把清华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们,影响他们对未来与人生的思考,“我觉得这样的事情会更让我有成就感。”于是,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李舒涛在青海省湟中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

在支教的这一年中,李舒涛更加深了对“入主流,上大舞台”这句话的思考,“‘到西部的艰苦地区,到基层需要我们的地方’,也许就是学校说的‘大舞台’。”他对青海这片土地不但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他意识到,单单是高海拔地区恶劣的气候环境就阻挡了一大批人才在这里落户。一个决定在他心中萌芽:“青海能够给我提供一个平台,青海需要我,我也愿意来。”

201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李舒涛以选调生的身份“回”到了青海,并且毅然要求到“海拔更高、条件更艰苦”的“最基层”。在他看来,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如果不到青海的藏牧区去,就不能完全了解青海。只有了解了少数民族的信仰习惯、生活方式,才是真正地了解了基层。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李舒涛开始学习藏语,会徒步去村民家做家访,甚至忐忑又勇敢地参加藏语的演讲比赛,台下的听众们一边“嘲笑”他的藏语发音,一边赞许地报以热烈鼓掌。他在努力工作中期盼着能够有更大的空间和平台,让自己的所学更好地服务于青海。因为选择扎根青海参加工作,对他而言是“回家”一样的选择,而把家园建设的更好,是他心中的梦想。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