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行路,是为了经世济民:经54班的班集体建设

2016.12.06

    供稿

    经管学院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采访

    杨茂艺

     

    图片

    李娜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张莉


    设计

    王寅、张颖、郭洁

     

11月24日晚,文图咖啡厅中依然弥漫着温暖的带着蛋糕甜味的气息,让人心情放松下来。记者和经管学院2015级4班(经54班)前任团支书万妙然同学一起,谈起了她所在的这个优秀的集体。入学不到两年,经54班的同学们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获得了素质拓展、寒假返乡社会实践、主题团日等多项集体荣誉,他们以“寻路乡村”为主题的调研切实地锻炼了大家的社会调查能力,也给了大家深入基层后的收获和思考。在我和万妙然的交谈中,有笑声也有短暂的沉默:

记 者:当时为什么想到做一个贯穿性的主题系列活动呢?

万妙然:当时,学院团委对每个班都有“支部事业”的要求,要求班级所有同学能集体去做一件大事,时间跨度最好为一学期或一学年。而我作为团支书,也不想让活动太分散,想要给同学们呈现一个完整的活动系列。

记 者:如何选择有亮点的主题呢?当时是怎么确定了“寻路乡村”这个主题呢?

万妙然:一个活动的性质,无外就这三种——获取信息类、班内交流讨论类、对外传播类。在主题选择上,我考虑的是,首先活动和专业有一定结合,会让同学们觉得有助于自己的学习;其次看大家对什么真正感兴趣。由于大一上学期,经54的活动基本都在校内进行的,大家其实还是比较想走出去。于是,到了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就想着能不能组织一次赴外实践。当时,我去了每个寝室,面对面了解同学们对活动主题的愿望,大家都表示——想去中国真正的乡村看看。

记 者:这就是“寻路乡村”的来历吗?

万妙然:嗯,大一下的时候,学院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叫《寻路中国》,是美国人写的北京怀柔区三岔村的故事。在大家通过读书活动交流了看书的想法后,我在和同学们的私下交流中萌生了实地调研的念头——这本书是2007年前后出版的,如果十年之后再去看看这个村子,应该会蛮有意思。后来,我们又找了有关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文献资料--同学们看后受到了启发,兴趣被激发了,也有同学讲起自己经历过的农村状况,活动就顺理成章了。

记 者:能不能介绍下“寻路乡村”的具体实施?

万妙然:我们班有28个同学报名了活动,我把大家分为两批人——清明、五一各去一次,我两次都参加了(给同学们拍照)。第一次去的时候,三岔村的地理位置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偏僻,山路曲折,没有路标,驱车一上午,我们仍然没找到村子,最终从清晨出发到抵达村口一共历时七小时。在这里,我们顺利地寻访到了书中的主人公魏子淇,找到了《寻路中国》的作者何伟曾经住过的地方,分组与其他村民聊天,聆听村子的故事。我们也爬山到了能仰望长城的地方合影留念。真能把书和现实结合起来,是一种别样的体验,看书无可替代。

记 者:那么第二次呢?

万妙然:第二次去的时候,大家调研访谈的技巧明显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最开始,面对村中随处可见的闲坐的老人,大家并不知道如何开口,可后来跟这些和蔼的老人们拉拉家常,问问他们的儿女情况等,大家逐渐能够知道该怎么把书里得来的和现实得到的去印证。我们还探访了村里的流动菜市场和建筑工地,遇到了曾带头反对政府的艺术家和他的工程师朋友,又作为不速之客“闯入”了回乡企业主的家中,却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哦,这一次去,我们也去附近的黄花村转了一转,感觉那里的旅游业发展的比较好,然而三岔村因为交通不便,还是比较落后的——我们感觉三岔村的十年变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我们在心里惊讶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是为什么。

记 者:好了,我们回顾一下你们怎么做的准备吧?怎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万妙然:真的觉得调研的意义很大。当然,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譬如,给同学们普及一些安全常识、划分调研小组、草拟调研提纲、联系当地相关部门等等。至于让大家积极参与,我想首先是活动本身和同学们专业发展方向相关,和热点相关,大家才有兴趣;其次,集体活动得跟校园的周期结合,期中、期末考试前这种时间是绝对不可以拿来组织活动的,确认时间之前,我都会发问卷或直接串寝跟同学聊。当然,我们的活动也有几个同学实在没能参与,我就设计了后续校友电话采访和公众号发推送的任务,给大家提供参与点。

不知不觉中,手中的咖啡已凉,采访结束了。和万妙然道别后,记者突然想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些校园中的学生而言,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实践和理论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经世济民的有用的知识,而如果这一路有一群人一起走,会增加更多远行的动力。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