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成立于1926年,初名西洋文学系,1928年易名为外国语文学系(简称外文系)。成立至今的90年时间里,清华外文系以鲜明的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学术理想和办学路径,支撑、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外文人继往开来,开拓进取,为中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启航和持续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从建系初期、抗日战争随校南迁直至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外文系在一个社会激烈动荡,中西、古今、文理剧烈碰撞冲突的年代,涌现出一批志存高远、博学强识的杰出系友,如钱锺书、曹禺(万家宝)、季羡林、杨绛(杨季康)、赵萝蕤、王佐良、许国璋、周珏良、查良铮(穆旦)、李赋宁、许渊冲、宗璞(冯钟璞)、英若诚、资中筠等,可谓人才辈出。他们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兴起和延续,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汇融通、为中国外文人文的创新扩展,中西学艺、古今一冶;成就斐然,群星灿烂。
这一时期,由吴宓、王文显等外文系前辈制定的《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学程》,强调“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提出“博雅”与“专精”结合的原则,要求学生博通西洋各国、专精一国文学、兼顾数理化生。对这一原则的实践及其成绩,使得清华外文成为清华大学“融会、贯通、渗透”优秀学术传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学科载体之一。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外文系建制撤销,主要师资力量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3年,清华外文系恢复系级建制,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班(1985)。2010年更名为外国语言文学系。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外文系抓住学科发展的时代契机,先后设立了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成立了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欧美文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与心理研究中心、大学外语测试研究中心等研究和服务机构。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研究中心的建立,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清华外文系现有120多位教职员工(含30余位外籍教师)。近年来,在学科发展、教育教学评估、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开设国家级精品课程、构建特色专业、在国际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主持召开重要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同类学科的前列。目前,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巴黎索邦大学、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高校暨国际学术机构组织开展的更具实质性和机构建设性的交流与合作,为外文学科的转型和发展进一步积累了世界性的资源和势能。
2014年12月,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简称世文院)获准成立。成立世文院是清华大学积极推进综合改革、加强文科发展的一项新举措,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化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世文院的成立为清华外文人文更上一层楼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为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校级科研学术机构,世文院的主旨是建设跨语种、跨学科、跨文化的新人文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平台,培养学贯中西,认知全球变局,深入研究世界重要区域的语言文化,以中国价值建设为本的专门人才,为中国和世界跨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阐释传播做出贡献。
作为上述主旨理念实施、创新实践的重要部分,清华外文系在2015年完成学科建制全面更新,根据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内涵和研究命题,分设“语言、心理与认知”、“语言、教育与应用”、“语言、文化与社会”、“欧美文学与批评理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东亚语言与文化”、“翻译学与跨文化研究”、“文学史、思想史和文明史研究”八个学科群,并由此确立了“加入文科高原、瞄准世界前沿、追求清华标准的世界一流学科”的学科定位和建设方向。
在清华大学“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新百年征程中,90华诞的外文系和新诞生的世文院将以“十三五”规划为战略机遇、将外文系学科建制更新发展与世文院机制创新相结合,以求形成外文人文领域里基础提升和前沿拓展互为推动的局面;在落实“由阐释世界以叙述中国”的学理实践中,以对主动创新的跨文明视野、强健进取的跨文化心智和学养深厚的国际人文能力的追求,深入思考、积极回应“旧邦新命”的历史命题,携手共进,迎来清华外文时空宽阔的又一个发展期。
清华外文,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