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杨绛先生

2016.05.27

    供稿

    映像设计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张铮

     

    图片

    任帅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2016年5月25日凌晨,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戏剧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清华大学1933级研究生校友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恰与清华大学同龄。她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同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钟书成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绛先生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在小说、散文、戏剧创作、文论及外国文学翻译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在舞台上演多年,受到剧作家和观众认可;她创作的散文随笔《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小说《洗澡》等在海内外都拥有广泛的读者。此外,她还创作了小说《倒影集》,译作《小癞子》、《吉尔·布拉斯》、《斐多》等大量文学作品或文论。

杨绛先生一生与清华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和钱钟书先生结识于清华,志趣相投,相濡以沫,是一对令人称羡的学术伉俪;特别是他们在学术上的执着,生活上的淡泊,在喧嚣世界中带有一份穿透岁月的平和力量。至今,清华大学的后辈学子仍然受惠于两位学长。2001年9月7日,杨绛先生代表她自己、已经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他们的女儿钱瑗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稿酬现金72万元及其后出版作品获得报酬的权利,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此后,杨绛先生所得稿酬直接寄给母校汇入这笔奖学金,至今已累积近2000万元。

今天,让我们重温杨绛先生在奖学金捐赠仪式上给清华后辈的寄语,以此缅怀这位与母校同龄的学长,并将她的期望化作前行的激励:

“在钱钟书的病床前边,我们一起商量好了一件事,将来我们要是有钱,我们要捐助一个奖学金,就叫‘好读书’奖学金,不用我们个人的名字。宗旨就是要鼓励、帮助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自强不息是一个起点,厚德载物是‘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止’。清华的校训呢,正好是这八个字,这也是‘好读书’奖学金对于得奖学生的期望。”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