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华大学机械学科首次按大类招生。“学校提出机械大类招生,打破了各课程分离的格局,”机械工程系教学委员会主任阎绍泽教授说,“但我们教学团队根据机械大类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需求,统筹协调和整体优化,已经将核心课程整合提炼,建设了‘厚基础,重实践’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新内容体系,为此趋势做了扎实的铺垫。”
阎绍泽教授所在的教学团队全称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成立于2007年。从2000年开始,清华大学提出按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骨干人才的培养目标。该教学团队通过充分的国内外调研,明确制定了各门课程的分工与接口,采用厚基础平台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目前,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主要面向机械工程学院和航天航空学院的7个系、20余个班开课。该系列课程有5门核心课: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基础和机械设计综合实践。其中,机械制图每年为全校70余个班2000余名学生开课。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现有40多名教师,以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申永胜教授为带头人,注重高水平教学队伍建设,立足教育教学前瞻性研究,先后承担过20余项教学研究课题、发表了100多篇教学研究论文,极大地推动了教学团队的不断创新。
随着国家对培养机械工程人才的定位逐步转变,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系列课程强调以产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开发整合和动手实践能力。如“机械设计综合实践”课程,要求学生从调研规划、方案设计到图形表达、结构化设计,再到撰写产品说明、分析,体验一个完整的项目设计与实现的过程。
同时,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也鼓励学生在教学期间接触科研,鼓励本科生课程和大学生学术研究训练计划(SRT)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实践中去。阎绍泽说,“很多课堂题目和科研项目结合,让学生们真刀真枪地得到训练。”近三年,他带的班里已经产生了9篇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还有多项发明专利申报。
成立近十年来,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系列课程团队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修编了20余部高水平教材,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3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
未来,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将继续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结合研究型大学建设,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进一步完善一流的机械大类专业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和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