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邓以蛰(1892-1973),美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立的中国书画理论及美学理论体系,在我国现代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选自他的儿子、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回忆父亲的文章,系由作者的夫人许鹿希女士整理,发表于1999年5月。从文中,我们能读到两代清华人的高风亮节和浓浓的父子情。出于栏目篇幅所限,本文做了删节。
童年以后,我很少生活在父亲身边,但父亲的慈爱,伴随着我的一生。
父亲邓以蛰,字叔存。1892年1月9日生于邓家故居,少年时代在家乡读私塾。家中祖辈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对他影响很大。父亲一生主要在清华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去北京大学任教授,他一生讲授美学和美术史。
童年时代,父亲对我的教育很严格,除了学小学的课程以外,还让我读四书五经,每天背诵古诗词。后来又让我苦读英文,专攻数学,为我打下了全面的文化基础。这些学习使我终生受益。后来从事科研工作,我能用准确简练的文字写出科研报告,并能直接阅读外文参考资料,就是童年时代打下的基础。日寇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庆祝侵略中国,强令学生游行,我出于爱国心将那游行的旗子踩在脚下,招来杀身之祸,父亲果断地让大姐带我逃离北平,奔向大后方。告别时,父亲谆谆叮嘱我:“稼儿,为了祖国的强盛,你要立志学科学,将来报效国家。”
1940年春末,我告别父亲,穿过层层封锁线,转香港经越南到昆明,十七岁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在日本敌机轰炸下躲防空洞的日子里,我牢记父亲的期望,苦学苦读,准备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生。
1950年,我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回国,牢记父亲的叮嘱,走上科研岗位。后来从事国防科研工作,研制核武器,隐姓埋名二十八年,就很难再看到父亲。但父亲的慈爱始终伴随着我,给我以力量和支持。父亲从不问及我的工作,父母极想念儿子,却从不表示希望见我,父亲病重时,也从不要求我看望。老人知道儿子需要坚守岗位,他全心支持我为了祖国的强盛献出自己的一切。
父亲1929-1937年、1945-1952年都在清华大学任教,先后达十五年之久,清华的传统注重学术研究,学术气氛很浓,而且学者众多。父亲主要的理论著述,多在清华任教时期完成。
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住清华西院宿舍,成为杨武之教授的邻居,所以儿童时代,杨振宁就是我亲密的伙伴。1952年以后父亲任教北大,住北大校园内的朗润园一百五十九号平房宿舍二十一年,退休以后,仍热心培养青年,关心中国美学的发展和建设。
我对父亲的专业了解甚少,但父亲的人生追求,对教学的严肃认真,待人的真诚,生活的朴素,特别是他那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深深地影响着我。他那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的性格,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和他的同代人,在学术上相互切磋,国难当头时彼此关心帮助的情景,使我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肩负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任。父辈传给我们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面对任何困难,勇往直前。
自7月4日至9月11日,清华映像栏目进入暑期运行,每周更新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