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记录生活

2014.11.17
    • 供稿新闻学院
    • 创意映像设计组
    • 口述王静、陈天、柳浩元
    • 整理李琼
    • 图片马雪晶
    • 编审赵鑫、尹霞、吴琼、张铮
    • 设计王寅、张颖

题记:

 

  通过影像,让更多的人看到真实立体的人与社会。

 

  每年,都有这样一些清华的学生,走出校园,去到中国的角落,用镜头去记录、回忆中国正在或已经经历的故事。他们组成团队,写分镜、做场记、扛相机、拍故事,在记录他人的同时,每一个人也收获了成长。

 

  本文由学生纪录片导演王静、陈天、柳浩元口述,她们2013年在新疆石河子拍摄的作品《新娘》获得“第二届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赛”的最佳短片。

 

  去年七月,我们十一位新闻学院的小伙伴经历三个半小时的飞行,从北京抵达乌鲁木齐。站在地窝堡机场的门口,第一次呼吸到新疆的空气,是我对于从未涉足的纪录片的憧憬。

 

  到达石河子后,我们分组开始找拍摄对象。

 

  石河子的经历和我们在北京的预想大相径庭。经历了找不着理想采访对象的万念俱灰,到各组齐心协力,在相互扶持中一一化解困难,最后到半月时间结束,各组心照神交,默契已成,难分难舍。

 

  我们五组小伙伴找到了五个完全不同的人物——石河子老街的理发师的故事变成了作品《老叶的街》、天山上的牧民成就了作品《摇篮》、国民党“九二五起义”的老兵诞生了作品《老九》、维吾尔族大学生阿卜杜拉的斋戒生活是作品《阿卜杜拉》的主题,我们小组的作品《新娘》的主人公,是1954年从山东到新疆参军,并一直扎根在这里的老奶奶刘华。

 

  我们拍摄的地方距离石河子市区有大概两小时车程,交通物流并不方便。整个村子只有一条街道,仅有一家小卖部。每隔十天,流动的商贩带来必需品,当地人便囤积一些。

 

  拍摄期间,我们小组的三个人和刘奶奶一起吃住。因为人数的增加,刘奶奶家囤积的食物不够吃。于是,我托市里的同学买来一大袋吃的送到奶奶家。他拿着食物,站在路边等我们的背影,成为了我记忆里最深刻的画面。

 

  刘奶奶是我们的作品《新娘》的主人公,她1954年从山东到新疆参军,并在新疆成婚安家。在一起生活的这么多天当中,刘奶奶跟我们回忆了自己的感情故事、初进疆时的情感变故,以及扎根新疆后的经历。在她的口述中,我们也深切了解到了新疆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和进步。这一批女兵是军垦的第一代母亲,是“戈壁母亲”。她们是伟大的,也是值得纪念的。

 

  拍摄结束后,我们又回归到了熟悉的大学生活。我和小伙伴带着《新娘》的成片,踏遍北京各大剧院。在一次次的候场和来回交通里,在拥挤的地铁中,我们交换着彼此对于未来的设想。

 

  2014年的夏天,我跟着学弟妹们再一次踏上黑龙江伊春,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伙伴,不变的还是纪录生活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动。

  一年的时光让我明白,沟通是一场曲折但终会明朗的经历。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能让理解变得更有意义。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