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从“课堂搬家”到“课程搬家”

2014.03.19
    • 供稿 映像设计组
    • 创意 映像设计组
    • 文字 王丛、姜雯桐
    • 图片 宋晨
    • 编审 赵鑫、尹霞、吴琼
    • 设计 张颖、王寅

  近两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MOOCs的热潮。所谓MOOCs,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是一种面向广大人群的,免费的线上学习方式。2013年10月17日,于歆杰老师的《电路原理(1)》课程在清华参与的国际MOOCs平台edX和清华自主打造的中文MOOCs平台“学堂在线”共同上线,成为清华第一门正式上线的MOOC课程,并已吸引了18275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学生参与其中。

 

  于歆杰老师讲授的《电路原理》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以视频录制公开课的形式在校内授课。但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模式相比,于老师这样形容MOOCs教学带来的改变:“从精品资源共享课到MOOCs,是从‘课堂搬家’到‘课程搬家’,可以说是1.0和2.0的区别。”

 

  所谓“课堂搬家”,是指以往的公开课通过录制老师和学生的上课过程,将课堂搬到网络上,进行共享;而“课程搬家”则更加强调想方设法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即通过讨论、答疑、作业和测试等等一系列方式,使同学们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真正感受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课程、掌握知识。比如,《电路原理(1)》的作业通常是填空的形式,有三次提交机会,如果答案不对,还有机会讨论、修正。“这对于真正想要完成课程的同学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在今年开设的《电路原理(2)》中,你可以明显感受到‘尝鲜’、‘灌水’的同学少了,真正想学习的人多了。”

 

  《电路原理》在MOOCs的探索,也对未来的教育方式变革以及教育资源公平化提供了可能性。本学期起,清华校内课程列表中除了以往的《电路原理》之外,还增加了一门课序号为X的同名“特殊”课程——作为4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学生被允许公开“翘课”,即通过观看学堂在线的视频自学,然后隔周与授课教师见面讨论,最终与《电路原理》的普通选课同学一起参加期中期末考试。如果考试通过,将同样获得《电路原理》课程学分。这种授课方式,将赋予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以极大的自主性。

 

  而在清华校外,“学堂在线”的MOOCs课程也将为其他学校的同学们提供“翻转课堂”的独特体验。从今年秋天起,青海大学部分班级将通过观看学堂在线的视频进行学习,缩短原来一半的课时用于习题讲解。通过MOOCs的方式,青海大学的同学们在课下自学新知识,课上进行作业练习,实现“课堂翻转”,与清华大学的同学共同分享优质的资源。依托正规的学校教育资源和无限延展的互联网诞生的MOOCs教学模式,正在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面向未来的学习和教育的可能性。

  • 010-62793001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