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驾车出行时,是否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当视觉盲区出现其他汽车时,车载显示屏和语音系统分别进行提示,避免做出变换车道等不安全驾驶行为;当两辆车分别从垂直方向高速通过路口,有可能发生碰撞时,车载系统报警并主动刹车;紧急车辆如救护车、消防车等接近路口时,信号灯提前获悉到达时间,延长绿灯时间或提前结束红灯,确保紧急车辆优先通过;前方道路拥堵、湿滑、有障碍物时,智能路侧设备将实时感知并提示周边车辆绕行……这些在未来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技术,在10月8日的“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成果集成测试现场一一得以实现,这是这是在国家863项目的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牵头的科研团队近年来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普遍面临交通事故数量提高和拥堵愈加严重的情况,给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004年前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就纷纷开始了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研发。此类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全方位实施人、车、路之间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道路交通协同管理和行人安全辅助,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从2010年开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10家单位参与,共同开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研发。清华大学姚丹亚教授和张毅教授带领自动化系、李克强教授和王建强副教授带领汽车系近100名师生参与项目研发,在智能道路、智能路侧系统、主动交通控制、车车交互等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项目团队在河北廊坊搭建了我国首个智能车路协同集成测试验证环境,配置了10辆智能试验车,实现了包括行车安全和交通控制在内的15个典型车路协同场景的实际应用。
目前,以该项目成果为代表的我国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在总体设计、车载设备等方面已经与国际先进技术比肩,在多模式数据交互、管理技术、交通协调控制、集成测试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姚丹亚教授介绍,下一步研究团队的目标是构建包括智能车辆、智能路侧设备、智能移动终端和中心管理系统在内的“人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开发和试验测试基地,并进而开展车载自组织网络、车辆协同安全控制和基于全时空交通信息获取的协同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行人出行安全辅助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智能交通产品,并最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构建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更绿色的交通出行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