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从诞生到大规模普及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这个虚拟空间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众所周知,互联网中网络设备相互通信必须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其中包括分配给它们的互联网“门牌号码”IP地址,这就是著名的互联网IP协议。但是,1980年代初被定义并且现在正在执行的IPv4地址资源已经耗尽,面对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网络接入设备高速增长,由IPv4向具有更多地址资源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协议过渡,就成为世界上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重大战略需求和技术挑战。由于IPv6协议与IPv4协议互不兼容,IPv6过渡成为国际上公认的重大技术难题。2014年1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吴建平教授等完成的“下一代互联网4over6过渡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因其在这一领域的突出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吴建平教授项目组自2002年开始进行IPv6过渡方面的相关研究,历经十一年,实现了过渡关键技术突破,在通用4over6过渡体系结构、路由映射、异构组播和动态接入等方面实现了重大技术创新。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项目组推动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ETF成立专门工作组Softwire,并由项目组成员崔勇教授担任主席,主导制定IETF核心国际标准RFC 11项,完成7项中国通信行业标准,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5项。在IEEE Network、IEEE Internet Computing和IEEE COMST等互联网领域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6篇。
项目组还联合华为、Juniper等国内外主流网络设备厂商完成了4over6过渡技术的产业化。相关产品已规模应用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ERNET2主干网、百所高校校园网等,为我国教育科研单位与电信运营商建设IPv6下一代互联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互联网加快向IPv6过渡,增强了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