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掠影 - 正文

展戏曲美 抒家国情

河南戏曲艺术周暨稀有剧种进清华系列活动举办


清华新闻网11月30日电 11月21-27日,清华大学举办了“河南戏曲艺术周暨稀有剧种公益展演”活动。该活动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梨园雅韵—戏曲进校园·2018校园戏曲节”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艺术报社主办,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承办。

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商丘四平调《小包公》、内乡宛梆《潼关台》、太康道情《张廷秀私访》以及越调《老子》、豫剧《北魏孝文帝》等剧目先后在清华大学精彩亮相,每场演出还特别设置戏曲体验、互动直播、八大仓开启仪式以及演后专家研讨会,同时,也举办了“下社区”和“进小学”系列活动,总计举办活动22场。

演出剧照

此次参演的五个剧种均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极具地方特色。“河南戏曲艺术周暨稀有剧种公益展演”也是清华大学首次迎来最基层级别的“区县级院团”演出。五个剧目的内容扣人心弦,既有表现少年包公成长经历的传统戏,也有用越调讲述的老子故事,以及气势磅礴,展现北魏孝文帝锐意改革的新编历史剧。

作为展演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表示,此次活动的初衷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只有培养年轻的观众,戏曲才能发展和繁荣,进而不断创新。

清华大学艺教中心主任赵洪认为,河南戏曲艺术周暨稀有剧种公益展演通过演出、直播、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让师生在文化认知层面更加了解戏曲艺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怀、责任与担当,有助于戏曲艺术在校园的传播与传承的同时,也极具教育意义。

此次展演活动的一大亮点是,为拉近青年人与传统戏曲的距离,每部剧目演出前都安排丰富的戏曲体验活动,如走台步、穿戏衣、化戏妆、拍戏照等,并进行全过程直播、互动,让现场的清华师生与网友都能真正领略中国戏曲的魅力和风采。  

观众沉浸在艺术的欣赏体会中

每场演出前的八大仓启动仪式

五场演出后的研讨会也汇集了来自戏曲界、文化艺术界多位专家、学者,为河南戏曲的发展出谋划策。

专家座谈会现场

不少师生观众也感慨良多,一致认为赏析这些剧目不仅感受到多样的戏曲艺术,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地方特色。观众中有曾欣赏过豫剧的中国台湾地区的学生与瑞士同学结伴而来,期望能让国际友人通过观赏演出领略到中华戏曲之美,也有一家五口走进新清华学堂,在乡音中度过难忘夜晚。

此外,11月23日,李树建还带领戏曲演员及稀有剧种传承人走进清华园荷清苑社区为老教授们奉上精彩的戏曲表演,带去关心与祝福。11月28日,又将“八大仓”带进清华附小,通过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孩子们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色彩内涵、服饰文化、历史知识、道德教育的传递和普及。 

艺术家到清华园街道荷清苑社区慰问演出

 艺术家走进清华附小音乐课堂

供稿、供图:艺术教育中心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

2018年11月30日 14:41:4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