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骄子 踏歌高原
——清华大学教授、青海大学校长梁曦东工作纪实
来源:青海日报 2013-4-27 毛翠香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总有那么一种记忆任凭时光的冲刷而难以忘怀。三年前,在责任的感召下,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他毅然选择远离繁华的京城,挥别挚爱的妻儿,走进青海高原,成为青海大学跨越式前行中的领跑者。他,就是清华大学教授、现任青海大学校长梁曦东。
梁曦东1984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 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先后任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国内高电压有机外绝缘领域开拓者。
承载着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重托,2009年10月16日,梁曦东出任青海大学校长。他最大的愿望是:“在有限的任期里,为青海大学的发展尽可能多做一些事情,不负对口支援的声誉!”
到任伊始,正值青海大学完成教学资源整合,进入“211工程”三期建设的初期。相对薄弱的办学基础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学校面临诸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机遇和挑战,在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梁曦东与校领导班子一道,在前几任校长扎实工作的基础上,确立了“聚精会神抓内涵,改革创新谋发展,重点突破求特色,跨越发展上水平”的总体工作思路,努力促进学校上水平、上台阶。三年实现跨越式发展:所有本科专业全国一本招生全覆盖,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省内空白,实现新青海大学成立以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全覆盖,通过了“211工程”三期建设国家验收,入选“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建设高校。
立足校情科学谋划 凝神聚力推进建设
2010年1月,青海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全面启动。
梁曦东深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学校加快发展,缓解现实困难与矛盾的关键。他多次与校党委书记乔正孝及其他校领导一起研究、探讨项目建设问题,认真谋划学校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211工程”建设作为学校的龙头工程、旗帜工程和聚力工程,严格按照项目建设任务要求,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新增1个国家重点学科。新增1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高原医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学科领域之一,三江源生态环境与草地畜牧业被誉为最具影响力的学科领域,藏医藏药成为国内唯一在该领域开设博士生教育的学科点。
先后实施了“十百千工程”、“教师个人三年规划”和“显著提升教师学历与能力行动计划”,引进博士31名、硕士162名,引进昆仑学者13名,资助400多名教师赴国内外攻读硕博学位、研修学习。
获批科研项目546项,获得科研经费1.35亿元,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3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
新增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与对口支援高校联合搭建10个协同创新平台。
2009年前,青海大学生源大部分来自青海本地,生源质量始终是制约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之一。
梁曦东提出,集中力量将提高生源质量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来抓。
经过一年的努力,2010年9月, 2700名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涵盖57个本科专业(方向)的一本学生走进了青海大学校园。 2011年,青海大学将一本招生的大门向全国敞开,除港澳台外,招生实现了全国覆盖。2012年,考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超过98%,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突破85%。
生源结构的变化对师资队伍提出更高要求。 梁曦东又推出了“组合拳”: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师资水平、抓好学风建设、打造育人环境。
在他的倡议下, 2010年,青海大学召开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工作研讨会,经过缜密的设计和策划,制定出台了《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50条)》;修订了62个本科专业和30个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完善了《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汇编》。通过研讨会,本科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得以调整,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青海大学进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风是体现一所大学文化精神的内在因素。在他的建议下,学校连续三年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出台制度、拟定措施,形成了一整套管用、实用的长效机制。由此带来的变化是,学生四、六级过级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研究生报考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学生参与科研比例提高了3个百分点,教师授课满意率提高了6.7个百分点,学生获奖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学生就业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顶层设计 高端谋划 铸就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高端谋划。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纵向审视,从地方大学所应承担的职责横向入眼,校党委书记乔正孝提出了“做强工科、做精医学、做优农学、提升经管”的学科发展方向。
梁曦东到任后,提出“青海大学的工科要做大,培养出支撑青海各支柱产业所急需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农学和医学则要做强、做精,打出品牌,创出知名度;管理学要做好服务”的学科建设思路。
两位决策者不谋而合的战略思路,解决了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学科顶层设计问题,使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更加清晰。
高端谋划,为学校带来的是高回报。“高原医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一批具有鲜明高原特色的学科脱颖而出……
三年中,“作物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医学”、“临床医学”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培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由2个发展为5个;新增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由18个发展为56个,涵盖了法、工、农、医、管五个学科门类,完成学位点全覆盖,使青海大学真正成为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2012年11月,青海大学被列入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建设高校,这意味着青海大学又迎来了加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对于决策者来说,是更重的责任和挑战。
为了选准建设项目,用好建设资金,梁曦东与校领导班子确定了提升综合实力的建设项目、投资方向,最终形成“顶层设计,突出重点,特色鲜明,实事求是”的提升综合实力建设思路,并指导编制了《青海大学提升综合实力建设规划2012年项目申请书》和《2012—2015年提升综合实力工作资金规划》。
惟有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才能形成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氛围。针对学校科研力量分散、学科不均衡的现状,校党委把科研工作重任交给了梁曦东。
曾承担过国家 “973项目”主要负责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梁曦东,不但自身科研能力强,而且管理科研工作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工作路数。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梁曦东把改善科研条件作为抓好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高度关注重点实验室及研究基地建设。借助清华大学等四所对口支援高校的力量,围绕青海优势特色产业和学校优势学科,相继成立了青海—犹他科技创新联盟、三江源研究院数据分析中心、青海省信息技术应用与工程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调院青海大学分院、柴达木盐湖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青海湖地学实习基地等8个科研平台。
2010年,搭建起“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协同创新”的青海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新平台,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理事单位已达到38个,影响力正在显著提升。
2012年,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新型轻合金及其深加工区域协同创新中心、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藏医药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4个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培育完成,进入建设阶段。
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是核心工程。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得以实施:
——改革“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项目”的支持目标和方向,逐步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以及团队项目倾斜,支持经费突破150万元。
——组建80个教学科研团队,提升学校教学、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为培养和造就杰出学术群体奠定了基础。
——完善涵盖科研项目、经费、成果、人才、专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科研与科研管理运行机制。
——成立了青海大学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江源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等人文社科创新基地,实现了青海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零的突破。
艰辛的付出换来的是青海大学科研工作的累累硕果……
三年来,青海大学共获批各级各类项目916项,到位经费2.7亿元,科研成果447项,成果数占全省成果总数的32.6%,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社会贡献力逐年提高。
特色办学 科学谋划 提升实力
国内普通高校,普遍存在办学方向趋同、学科设置类同的制约瓶颈。要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中争得一席之地,惟有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
基于此认识,校领导班子在总结、汲取几代青大人的智慧和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凝练出“要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要在三江源生态保护、盐湖化工、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等特色学科领域形成优势,建成一流”的办学特色。瞄准三江源生态保护、盐湖化工、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等领域显特色、谋发展。
为科学定位学校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梁曦东赴任后迅速赴院系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院系基本情况。为加深对省情的认识,他到省内大部分地区考察调研。在此基础上,与校领导班子一起共同编制完成了《青海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科研与科技创新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6个分项规划,明确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高原名校的阶段目标和突破路径。
“西部高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唯有抢抓机遇。抓住机遇,会加快发展十几年;丧失机遇,就会落后十几年。青海大学只有抢抓机遇,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梁曦东经常讲的一句话。
正是有这样的理念,梁曦东利用各种机会为青海大学争取资源、寻求支持。2010年8月,华东理工大学成为对口支援高校,形成了在清华大学全方位对口支援的大框架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四所高校共同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在他的直接参与和推动下,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战略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青海大学加入青海—犹他科技创新联盟,成为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成员。先后与国外23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批国际合作项目40余项,获得项目经费1600多万元。
在青海的日子里,梁曦东时刻关注着青海经济社会。玉树发生强烈地震,他第一时间将消息告知清华大学,并请求清华大学关注灾区灾后重建规划,清华大学迅速选派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奔赴玉树,组织制定并实施灾后重建规划。由清华大学承担、青海大学协调联系的结古镇禅古村等地的重建规划项目,是灾区最早开工和竣工的项目。
三年多时间,梁曦东从一位国内高校的知名学者,成功转型为一名西部大学的校长。他用聪明才智、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与校党委成员一道,共同创造青海大学跨越式发展的辉煌。
选择西部,选择青海,他付出了非凡的努力,也收获了骄人的业绩。梁曦东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多担当一份责任,多贡献一份力量,不仅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更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