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守护孩子心脏一辈子
来源:科技日报 2013-4-24 袁志勇
■ 人物档案
李小梅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主任、导管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小儿心律失常工作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介入治疗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
自1994年1月,在全国儿科领域率先开始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并在全国率先开展起搏治疗小儿缓慢性心律失常。
发表专业论文近50篇,参与著书10部,并承担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学会的全国儿科主任学习班、高研班、内科主任学习班授课任务。
这几天,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小梅医师办公室的电话响得比较频繁。央视《新闻直播间》日前关于她成功实施一项高难度手术的报道让更多的家长把希翼的电话打给了她。
回忆起这台手术,李小梅说:“这是国内首次给三个月大新生儿做快速心率失常心脏射频消融术,当时孩子出现罕见的恶性心动过速,家长已经跑了四家医院,都无法控制住,在我科已经过54天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孩子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射频消融手术是唯一的希望。为保证手术尽可能成功,特意从上海的库房里调来全国唯一的一根细导管。”
尽管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给小儿治疗心脏问题,但李小梅依然忘不了20多年前那个痛苦的小女孩。
1990年,还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的李小梅收治了一个13岁的严重心动过速小女孩。
“药物控制无效,只有开胸手术。”李小梅说:“手术时本以为很成功,可一下手术台就又犯病了。孩子和家长都很痛苦。”
李小梅也曾为这个小女孩奔走过。1991年,美国一个心外科代表团访华,再次由美国的医生给小女孩做了一次开胸手术,无奈手术又失败了。
“经历两次失败的开胸手术,其中的痛苦,我想连一个大人都无法忍受,何况一个13岁的小孩。”这段回忆,一直都让李小梅觉得有些沉重。那时她就想找到一种治疗方法,既不痛苦也有效。
1993年,著名的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从美国引进了刚问世的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来治疗成人阵发性心动过速。这是一种在X光机引导下通过体外穿刺将多根导管经血管导入心脏、到达病灶、通过射频消融病灶点来治疗心动过速的方法。
这种方法吸引了李小梅的注意,她想:能否将其应用到发病的小儿身上?
这个想法在当时来讲风险很大:和成人相比,小儿的血管纤细,一次最多只能容纳一根导管;小儿心血管壁较薄,容易破损,从而出现并发症;小儿心脏娇小,导管进去之后可操作空间小……
李小梅也曾有过退缩,但每次走进病房,看着患儿们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她觉得作为一个称职的医生,应该勇于承担风险,让这些孩子们摆脱疾病的困扰。
为做到万无一失,她不断地向前辈和同行们请教、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并多次试验。1994年4月26日,准备充分的李小梅成功地实施了第一例小儿心脏射频消融术,解决了一个6岁小男孩快速心率失常问题,这也是她在国内儿科领域率先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这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患儿家长也慕名而来,一些医生也慕名向她学习。李小梅越来越忙,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那时感觉责任重大,生怕手术一旦失误就会对患者家庭产生严重打击。”李小梅回忆,“而且身体也跨得很快,当时曾想过放弃。”
据了解,做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医生要暴露在X光射线下,这会严重损害白血球。1996的夏天,李小梅一边工作,一边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办儿科学习班。那时她老感觉身体不适,本以为是工作太累,但一查白血球,结果让她惊呆了:白血球值3000多(正常人1万左右)。
“当时看到检查表,真是不想再干了。”李小梅沉思了一会说,“但一走进病房,总觉得放不下那些生病的孩子,如果大家都放弃,那孩子们怎么办?”
瘦弱的李小梅仅仅休息了2周,白血球才回升到5000,就又走上了手术台。
从那以后,不管身边有多少人放弃,但李小梅一直坚守到现在,截至2012年底,在全国的3058例快速心率失常小儿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有1000例在李小梅这完成,且成功率>96%、并发症<0.5%、接受手术患儿最小年龄4个月、没有一例严重并发症。
现在,58岁的李小梅依然工作在第一线,最多的时候她曾一天做过7台手术。她告诉记者:“我能等,但孩子们不能等,我希望尽我最大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都带着健康的心脏从这走出去。”
听到这,记者从这位柔弱的女性身上感受到一种守护的力量。
——事业•人生——
2年拿一个德国博士学位
1991年11月,才学了10个月德语的李小梅赴德国Essen大学做访问学者。
“当时初步定是2年,但我想在德国多待一阵子,多学点东西,并拿一个博士学位,可单位不同意我延期。”李小梅回忆说,“我就想能否在2年内拿一个博士学位。”
据了解,在德国拿一个博士学位的年限一般得花3到4年,而且无论写论文还是答辩必须用德语。李小梅不仅要完成正常的工作,还要找课题、做研究,还得用她10个月学会的德语完成论文和答辩。很多人疑问:她行吗?
那次,外表柔弱的李小梅展现了她内心强大的力量,2年的时候,她付出了比一般人更多的汗水,在1993年10月,她顺利完成答辩拿到博士学位,当年11月,她按预定的要求回国。
“我希望这本书对大家有所帮助”
2002年,李小梅萌生了编一本小儿心律失常相关的教材。
“有这个想法的原因是国内没有同类的书,想出版一本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借鉴。”李小梅说。
她邀请了本领域的数名专家,花了2年的时间,结合自己的案例,查阅大量的文献,于2004年主编出版了一本书——《小儿心律失常学》。
“当时出版社给了我一些书充做稿费,剩下的放在新华书店出售。”李小梅笑着说,“也许他们是怕书卖不出去。”
没想到放在新华书店里的书会被卖光,出版社不得不第二次印刷。
李小梅开心的说:“我希望这本书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把患儿想象成自己的孩子”
作为科室的带头人,李小梅经常对下级医生和护士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把患儿想象成自己孩子,再认真一点。
对科室的医护人员有犯错的,李小梅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她会严厉斥责,有的她却会温言相劝。
“如果他自己感觉到很内疚,我就会帮他找出问题,避免下次再犯。但如果他自己都无所谓,我就会非常生气。”李小梅说,“有些医生可能见的病人多了,病人在他眼里也许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变成了客观的病例。这样就少了责任,出错了也就少了愧疚,今后还有可能犯同样的错误。”
“医生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职业”
在李小梅的医学生涯中,她对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教授李万镇老师印象非常深刻。
“先生事业心很强,对病人非常负责,而且无论多大年纪都不会忘记学习,他现在已经80多岁了,但还关注着儿科的新进展。”李小梅说。
这个学习的传统影响了李小梅,如今,无论多忙,她总要抽出时间看看专业书籍,查查国内外的文献,指导研究生并撰写专业论文。
“医生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职业,治病的诊疗更新很快,如果不学习就会落后。”李小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