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业工程系教育模式
给学生一个“工厂”,把死理论用“活”
来源:科技日报 2013-4-2 陈陆淼
这是一个真实的工厂,有产品,有设备,有工人。
这是一个剧场,有道具,有剧本,有演员。
这是一个课堂,有老师,有学生,有无穷的问题和随之而来的解决方案。
这是中国第一家模范工厂,由清华大学与麦肯锡共同建立,适用于从汽车及其零部件、装备制造、航天航空、基础材料等行业的生产和物流管理等运营主题的模拟学习。旨在打造实境式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精益和绿色运营的核心理念与方法,培养企业运营管理的领军人才。正如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系主任郑力教授所说,“这是一个改变工业工程系教育模式的机会。”
弥补课堂上的缺陷,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系统”
“课堂上一直强调系统却总是被忽视,只有在工厂中真正管理过,才能认识到其中的内涵。”
“这个平台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工业工程专业的本质是‘系统’,课堂上一直强调系统却总是被忽视,只有在工厂中真正管理过,才能认识到其中的内涵。”多年的教学实践,让郑力深有感触。
他说,工业工程是有关设计、改进及建立包括人员、物料、信息等的整合系统,是利用数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工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去确立、预测及评估系统的结果。“而学生往往无法理解这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总是只关注于其中一点,忽视其他。”
郑力举出了一些例子,比如生产中物料的浪费,如果从理论角度去分析,很多人只会考虑到如何在不同环节中减少物料的损失。但是只有真正去管理过这样的生产线,才会看到,拿起物料就会有时间的浪费,操作者要保证准确性,每个人每一步都要按时,进行无等待的操作。工作过程中人的积极性因素都需要考虑到,一个工人可能很有积极性,离开岗位他会主动关灯,而另一个人却不会,两者节能上就出现了差距,而实际上超过一半的节能是通过这样一种基于基本常识的系统方法节省出来的。管理者如何让人能主动去做,这就涉及绩效激励问题,甚至管理者谈话的语言语气都会影响到这个结果。而这些软的因素仅仅通过课堂讲解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的。
郑力告诉笔者,早在前期,工业工程系已经在商讨要建立一个给学生实地训练的平台,就在这时,麦肯锡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可谓一拍即合。
麦肯锡全球模型工厂网络体系包括9大模型工厂,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提供的培训多达数十个运营管理议题,超过35000人次的培训次数。在过去五年中,他们为半数以上的全球100强企业提供了总计3200多个个人能力提升项目服务。这次他们将眼光放在了中国,并在国内大学中选择和清华大学合作,建立第10个模范工厂。
两条生产线,让学生掌握“精益运营”和“绿色管理”
“只有通过实际去管理产品生产线,才能真正看到生产中的种种因素,才能和理论学习有效结合起来。”
这个承载着教育改革重托的工厂,距离清华大学附近的某单位厂房(从清华大学骑自行车15分钟左右就可到达),约500平方米。这里已经建立了两条生产线——一条离散的加工装配生产线和一条连续流程的冰茶生产线。
“模范工厂在真正运营过程中,核心是学生做,而不是教师讲。因此生产线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要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得到实现,更要体现目前一般产品生产的典型特点。”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高级工程师王晓芳说,“前者主要是显现精益运营的理念,而后者则强调了绿色管理。这两条生产线体现出了包括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大部分生产线的运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
谈到已经建好的两条生产线,郑力分析:说到绿色,大部分人首先想到技术方面,比如电机更节能,排污环保等,但实际上绿色是个系统的概念,除了设备仪器之外还应该包括人、组织和管理的因素;精益的概念就是要做到没有浪费,但是浪费包括很多因素,所以这里涉及很多计算和分析。“只有通过实际去管理产品生产线,才能真正看到生产中的种种因素,才能和理论学习有效结合起来。”
对于这个初具规模的工厂,郑力告诉笔者:“放在校外只是权宜之计,等到两年之后再将其搬入新机械大楼内,那时可以更全面地开展教学工作。”
郑力介绍,整个工厂的建设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硬件设备调试阶段,从2012年6月份开始到2013年初基本结束。第二阶段是讲义设计阶段,需要通过设备运行来完成240个小时课程目标的讲义。由于讲义的设计要配合设备调整,因此讲义改动频繁。针对不同学员和不同现场工人的身份,需要设计不同的讲义。所以这一阶段是一项庞大的工作,预计在2013年9月份完成。第三阶段是运营阶段,是教学真正实施的阶段。
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样一种实境式学习平台有助于教育改革,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学生,培养企业运营管理的领军人才。
中国模范工厂提供的是一个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平台,也是一个打造全新教学模式的平台。它与传统坐在教室里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那么,学生在工厂中是如何进行学习,从中又能收获什么呢?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张威(化名)体验过模范工厂之后告诉笔者,在工厂内学习是真正让学生去思考,能真正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运营中去。不仅对理论知识认识得更深刻,而且会在不断讨论试验中获得创新性管理方法与运行方案,培养了我们综合性的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创新的思维。
“这样的工厂不仅适合工业工程系的学生,同样适合于其他工科院系的学生。”清华大学机械系的刘阳(化名)了解模范工厂之后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少的就是针对性强的实践机会,如果能真正进入工厂进行模拟式训练,真正去对一条生产线的发展负责,针对实际问题去思考,并能看到最终的成效,这样才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王晓芳告诉笔者,在工厂内会事先安排一些扮演者,如工人、厂长等。这些人员都是事先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他们担任着系统中的“人”。教师会先介绍工厂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并讲解一定的理论,把阶段性任务交给学生。然后,学生进入工厂内,对现场进行考察,应用所学的方法和工具去记录分析。接着讨论生产线运营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并对工厂进行改变和调整,如此循环,直至最初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最后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改善生产模式前后的变化,亲身体验到运营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会收获很多知识和技能。
郑立说,模范工厂的教学模式是学以致用,在对知识运用过程中去理解,消化,并创新完善,这样才是真正掌握知识。这样一种实境式学习平台有助于培养企业运营管理的领军人才。如果成效显著,则可推广到中国其他高校甚至全球,有助于教育改革,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