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74岁的宋尽贤精神矍铄,这个曾经的清华运动健将,在教育战线上不辞辛苦地为学校体育工作奋斗了大半生。究其原因,他和许多清华人一样,一生都在践行一个体育口号——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来源:中国体育报 2013-1-5 王静 周生辉

  背景:1957年,清华大学时任校长蒋南翔在清华体育代表队和校学生会体育干部会上讲话时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号召清华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而今“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不仅成为清华的教育传统,而且作为时代的口号历久弥新。

  受访人:宋尽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1957年为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生团支部书记、校篮球队队员,现已退休)

  记者:55年前,蒋南翔校长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口号的会议你是否参加了?

  宋尽贤:我参加了那个会。当年,蒋南翔校长在给全校体育代表队和校学生会体育干部开会时,我是校篮球队队员,还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所以有幸参加了那次会议。会议是在一个可容纳400人的礼堂召开的,与会者有各院系学生会主席,负责体育工作的学生会干部,还有辅导员和校体育代表队的成员,一共有200多人。会上,蒋校长并不是主讲人,主要是马约翰教授在讲。蒋校长是在马约翰教授之后作总结,勉励大家要加强身体锻炼,并提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

  记者:这个口号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宋尽贤:1957年发生了这样几件事——一是清华大学当时根据国家“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开展争创“先进集体”的活动,但在1957年进入低潮期;二是在当年举行的北京高校运动会上,清华的成绩不是很好,男女都没能进入前两名;三是我国的竞技体育掀起了一个高潮,郑凤荣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获得外媒一致称赞,陈镜开在莫斯科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上再创举重世界纪录的消息非常鼓舞人心。蒋南翔校长1952年到任清华大学后,对体育历来非常重视,而且清华的体育锻炼也是一个优秀的传统。他想借着这个背景重新激励一下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所以亲自到会讲话,并提出口号。

  记者:有人说,“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个口号是为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举办而提出的?

  宋尽贤:这是不准确的。1958年党中央才提出要举办全国运动会,这个口号是1957年提出的,即使它影响再大,也应该实事求是。

  记者:当时蒋南翔校长在那次会议上围绕这个口号阐述了什么内容?

  宋尽贤:蒋校长先以当时陈镜开打破举重世界纪录,为祖国争得荣誉鼓励大家加强体育锻炼。他当时主要是从清华的爱国传统上讲,国家为培养一个大学生付出很大代价,一个大学生几十年下来,知识会不断增长,为祖国作贡献的能力也随之不断增加,但如果身体不好,一切都等于零,对于国家而言就是一种损失。他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说加强体育锻炼,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国家负责。

  记者:作为与会者,你是清华篮球队队员,又是刚入校的学生,听到这个口号有什么感受?

  宋尽贤:刚听到这句话时,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响亮、易记,也有人说未必能活到70岁,很难做到。这说明大家当时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口号就是一种号召,未必一定非要工作“五十年”。不过,“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确实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很受鼓舞。

  记者:作为清华体育的代表人物,马约翰教授在这个口号提出和实践的过程中是怎样一个角色?

  宋尽贤:刚才提到这个会议是由马老主讲,1957年他已经是76岁高龄了,但社会活动仍很丰富,清华新生的第一堂体育课都是由马老亲自上,讲大学体育锻炼。在那次会议上,马老非常激动,讲到陈镜开在莫斯科打破举重世界纪录时,他激动地离开讲台,挥舞着手臂,说中国人在世界体育舞台上扬眉吐气了……马老自1914年到清华大学,可以说,他就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最佳典范。

  记者:“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延续至今,甚至为整个社会提倡,这又是怎样的过程?

  宋尽贤:口号提出后要提倡,当时清华大学团委军体部部长张益就同蒋南翔校长讨论,觉得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工作五十年,就提出“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后来又改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2007年,教育部前任部长周济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算是对这个口号的进一步发展。

  记者:“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提出后,在清华大学引起了怎样的反响?

  宋尽贤:口号提出后立即得到学生们的响应,清华大学的运动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当时各院系进行“德智体美”比拼时,各体育代表队就在运动场边的墙上画着柱形图进行比较,成绩最好的是卫星,紧接着是火箭……最差的是蜗牛。虽然后来受到体育大跃进的影响,但那时候大家的热情非常高。

  记者:那个年代,学校为同学们进行体育锻炼创造了哪些条件?

  宋尽贤:1958年暑假,各运动队集中,脱离原来的班级重新集合。这样一来,训练时间就有了保障,因为原来在各院系,各班级的运动时间很难协调。上世纪60年代,推动“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领导针对劳动时间过多,甚至顶着压力规定运动队每周的劳动时间至少要减少两小时或半天,以保障训练的时间和运动员的体力。

  记者:几十年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在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宋尽贤:我认为,这个口号的提出以及延续,都是基于清华大学的爱国传统。清华大学自立校开始,就以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为使命。学识的培养是一方面,在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上是另一方面。人才是国家的财富,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后,学校不仅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便利条件,而且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清华对学生的3000米体测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些都是抱着对国家负责的态度,这种态度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有的,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识,不辜负国家和学校的培养。我想,这个就是所谓强势的文化引导,“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就是这样一个传统、一种文化。

  记者:这种清华独有的文化是否同样适用于社会?

  宋尽贤:我认为同样适用。这应该是国家对大学生,一个民族对年青一代的希望和要求。在增加学识的同时,强健体魄,让自己健康,既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更是对国家负责。如果说整个社会特别是年青一代都树立这样的意识,那么大学的体测就不应该取消或降低标准,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也不应该被忽视。

2013年01月08日 12:28:2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