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第八届“中国社会风险治理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风险治理的相关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当前,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关注经济安全与社会安全协同联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成为社会和学界需要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表示,要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栗峥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改革发展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进一步提速,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接近“技术奇点”的热烈讨论。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专委会主任薛澜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存在五个方面的治理难点与挑战:一是技术发展和技术治理不同步;二是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信息不对称;三是风险防范成本和效益不对等;四是机制复合体治理不协调;五是地缘政治环境不稳定。因此,有必要重视讨论人工智能带给社会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探讨了数字社会正义、数字经济权益以及个人数字权益等关键问题。她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算法秩序成为决定个体“可知”“可得”与“可为”的重要因素。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强了对传统和新型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安全问题呈现出新形态,旧有的平衡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形成,这不仅强化了一些传统安全问题,还引发了普遍的紧张感和无序感,亟需有效应对。这是研究者的时代责任和学科发展机遇。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表示,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债务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财政安全水平,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石。
与会学者还围绕“宏观经济运行与社会风险治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化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国际形势变化与我国社会稳定风险”“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与信访法治化”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