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更加聚焦能力素养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深改进行时】清华书院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来源:中国教育报 10-28 董鲁皖龙

今年秋季开学,对清华大学45%的本科新生来说,标定学业生涯的要素除了以往的“专业”“学院”外,又多了“书院”这个坐标。为落实“强基计划”,2020年,清华大学成立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5个书院。此后,聚焦急需紧缺人才和关键领域,学校先后又成立求真、为先、秀钟、笃实、至善书院,以此探索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清华特色书院制有哪些改革创新,又是如何厚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沃土的?记者带着上述问题进行了采访。

改革培养体系,聚焦能力素养

谈起书院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行健书院能动方向2022级学生沈芸伍认为是选课封顶——大一上学期只能选19个学分的课,想多学必须向书院申请,但往往无法“获批”。

“作为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总想着多学一点、抢学一点,把绩点刷漂亮,但在书院,这不被允许。”沈芸伍说,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专业课难度高,考试不公布成绩,各类奖学金评选淡化绩点和排名,更强调科研能力和创新,“这才逐渐明白书院的用意”。

“宁留白不超载,是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日新书院首任院长王中忱说,“设置学分上限的前提是我们改革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了课程的学术含量和学术训练强度,突出科研创新导向,真正培养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人才。”

培养体系改革中,课程建设“提质减量”是重要突破口。在提质方面,行健书院定制固体力学基础、交叉创新力学实验等多门新课,建设科研发展引导体系;未央书院新开设微纳制造探索、数据驱动的决策等系列探索式学习课;秀钟书院则邀请环境学院、建筑学院等创新开设可持续发展探究课,共同负责课堂教学、实地调研和专题讨论,形成育人合力。在减量方面,日新书院近年来大幅压减学分,本科学分压缩到151个;在行健书院,即便是理工双学位,也仅有166个学分。

“课程建设更聚焦能力素养,实现从‘多而全’到‘宽而深’转向,为学生将来走得更高更远更具创造能力打基础。”王中忱说。

为了“让最合适的人上最需要的课”,清华各书院大力推进“本博贯通”“一人一策”培养。

行健书院车辆方向2020级学生何育航,上大学之前就对飞行汽车有浓厚的兴趣。大一下学期,他向书院提交了自己主导设计的培养方案,申请“一人一策”。经过多轮审核,“本博贯通”评定委员会通过了他的申请,将原培养方案中汽车构造、汽车理论课删除,增加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等课程,并组建飞行汽车研究小组,为他提供研究、实践平台支撑。

“我们鼓励以志趣为引导、学有余力、以科研为驱动的学生申请,关注长周期的成长,立足本科阶段培养,瞄准博士阶段的学习,突出导师引领下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未央书院院长梁曦东说。

全面实行导师制,支持个性化成长

从文献阅读到实验制备,再到动力学分析;从入选“星火计划”到获得“挑战杯”特等奖,再到申请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入学3年来,清华大学未央书院2021级学生仉振北一步一个脚印,走上科研之路。

“感谢导师一路以来的陪伴,感谢未央书院的个性化培养,使我有机会全权负责一个项目,自主性、参与度拉满,成果也满满。”仉振北高兴地说。

在梁曦东看来,书院与院系最大的不同是书院对人的关注,而这种关注的落实,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导师与学生的密切互动来实现。

“未央书院有12个培养方向,衔接12个院系,我们鼓励但不限于衔接院系的教师来担任导师。”梁曦东说,书院按照5∶1的比例为学生配备导师,且导师是一年一聘,双向选择。大一安排“新生导师”,帮助学生快速转变高中刷题思维,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大二配备“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发掘专业兴趣、寻找学术志趣;大三配备“学术导师”,开展个性化指导,支持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

仉振北的“三导师”都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刘树红。在刘树红的指导下,仉振北选择“反气泡制备及动力学实验研究”方向,入选校内“星火计划”;参加“挑战杯”基础学科赛道,提出基于“泡沫生成法”的反气泡制备及动力学研究,选择设计框架模型,并用3D打印方式制作框架,在创新性上取得了突破;在进行动力学理论研究遇到难题时,经刘树红介绍,得到国际著名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霍华德·斯通指导。

“书院没有专职教师,但全校教师都可以来书院担任导师,学生从不同方向的导师那里学习科研入门的方式方法,定制‘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导师制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梁曦东说。

“2023—2024学年度,书院共邀请776位教师担任书院导师,覆盖了全校所有院系。”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刘毅介绍,书院倡导“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从游”文化,规定每位导师所带学生不超过5名,一年一聘,如果学生的兴趣或关注领域发生变化,每年都可以调整导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

开展多元评价,关注“成长幅度”

开学后,日新书院2022级学生生骐荣进入大三,开始为保研做准备。调研了前两届的情况后,他加紧了学术论文的撰写和投递进度。

“根据以往经验,保研会淡化绩点和排名,更加突出代表作。”生骐荣说,申请表上不设绩点栏,但是需要提供3年学习以来,最能代表自己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的习作1—3篇。

“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书院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探索开展多元评价,破除‘唯绩点’的导向,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幅度’。”王中忱说,比如文科提供代表作,理工科更加关注科研创新,意在引导学生摒弃短期功利化的学习行为,把成长成才看得比成绩更重要。

从书院成立之初就担任导师的精密仪器系教授曹良才已带过20多名学生,其中直博生2名。

“本科阶段,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方向相对模糊,首先会倾向于采取迎合考核制度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行动,也就产生了‘内卷’,不仅功利短视,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曹良才说。

在他看来,“破界”是书院的重要特点:同一专业的学生分散在不同宿舍,打破了院系的边界;多个学期连续开设主题探索实践课程,打破了课程的边界;强化学科交叉,理工双学位打破了学科的边界;本博贯通,打破了本科4年的边界;学习的长度、广度和深度都突破了边界内的时间、空间、人员等约束。

“课程学习有边界,但是学术研究没有天花板。”曹良才说,要思考的是,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如何只设起点、不设终点,鼓励和支持优秀的学生不断去探索极限,避免“内卷”的同时,帮助学生最大幅度成长。

“‘强基计划’出台之初,我们就在思考如何落实,如何为国家培养一批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或者愿意在关键领域作贡献、不为社会潮流所动的人。”刘毅介绍,书院成立之时定下原则,一是没有学科专业,以育人为唯一宗旨;二是没有专职教师、专业实验室,动员全校力量投入人才培养;三是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如理工双学士学位、科教融合、本博贯通、导师制等。

“今天,清华大学有近半本科生在书院培养,本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提升,清华特色的书院制迈上了新台阶。”刘毅说。

编辑:李华山

2024年10月29日 07:46:2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