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合国青年办公室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年轻一代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声音也日渐响亮。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董筱曼于2023年进入联合国青年办公室工作。她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在各类国际组织和国际论坛中“亮相”。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中国青年渴望“感受世界的节奏”。
在交流中感受多元文化之美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泽雨结束了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的实习后,开始为到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实习做准备。
以往的实习经历让陈泽雨更加理解“消除贫困”“消除饥饿”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他想进一步了解非洲大陆,参与与该地区相关的粮食安全项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先要克服语言障碍,除了学习英语、法语,还要掌握斯瓦希里语。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万洁琼刚进入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实习时,也遇到了“语言关”。“起初,同事们认为我腼腆、谦虚,实际上,我也有很多想法。”“等我酝酿好、想表达的时候,大家已经进入下一个议题了。”
万洁琼尝试主动分享观点。在一次次讨论中,她提高了语言能力,也增加了对“何为农业”的理解。
语言是工具,是青年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敲门砖,也是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若想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真正与当地人交流,我们就要掌握对方的语言、了解那里的文化和习俗。”陈泽雨说。
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高敏2022年8月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两年间,高敏感受到法国文化的魅力,对不同文化的“多元之美”有了更多思考。在一次次会务组织和翻译的过程中,她体会到“对话的重要性”。
今年是刘锦睿进入世界银行集团旗下国际金融公司工作的第4年。他参与过多项基础设施投资工作,与南非、土耳其等国家的客户打过交道。“为国际组织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外语能力,还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这样的软实力。”他说。
高敏认为,文化具有多样性,也具有包容性,它把不同背景、不同思想的人凝聚在一起。“大家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后,才能走向相互理解。”
他们渴望改变世界
2016年,联合国时任秘书长潘基文访华。当时,董筱曼是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办公室的一名志愿者,她大胆向潘基文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年轻人来联合国工作,初衷是想改变世界,但他们发现,自己只能改改表格。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如今,董筱曼还记得潘基文的回答:“年轻人正在改变世界,联合国会为你们提供平台。”
联合国对青年议题的重视度日益提高。2022年,联合国青年办公室应运而生,致力于寻找全球英才,帮助他们站到联合国的舞台上,“参与一线的全球治理工作”。
作为联合国青年办公室的一名初级专业人员,董筱曼发现,即使身处全球治理实践一线,自己要面对的依然是“改不完的表格、协调不完的问题”。
陈泽雨目前的工作是维护萨赫勒与西非地区的粮食安全数据,更新相关网站。他每天与各类数据、资料打交道,有些工作需要他从零做起。
高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人力资源局实习时,负责实习生管理规定的更新,以及部分人事类政策文件的起草和修订。她透露,一份文件通常要修改十几稿,自己常被复杂的流程搞得手忙脚乱。
他们有付出也有收获。这群年轻人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基于兴趣、爱好和学识的积累。他们的实习经历帮助他们朝着“更具体的方向”前进。
结束了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实习后,万洁琼希望参与中国的乡村治理工作,探索如何用科技为农业赋能。高敏在中国读书,在法国实习,未来想到非洲看一看。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非区域办事处投递了简历,希望深度参与当地“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工作。
他们每天都可能面对新挑战,每项工作都可能是“打碎重组”的过程。董筱曼说,没有哪一把钥匙能解决所有的难题,我们能做的就向前冲,踏实做好每一件事。
“世界属于青年一代”
8月12日是国际青年日。今年,联合国第一次在中国庆祝国际青年日,董筱曼作为联合国青年办公室助理项目官员,与同事一起回国参加2024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她对此非常自豪:“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青年的力量正在被世界看到。”
毕业前,高敏收到了教科文组织西非区域办事处的回复,她将在10月启程,奔赴非洲。“我希望通过参与这一项目,帮助更多有梦想的孩子。无论在亚洲还是非洲,无论肤色如何,我希望他们能比我更早地感受到世界的广阔和多元,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高敏说。
和高敏一样,陈泽雨也一直关注着非洲。为什么非洲国家和小岛屿国家的粮食安全更脆弱?除了气候之外,还有哪些因素?陈泽雨把自己对粮食安全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的思考融入在国际组织的实习经历,希望把中国在脱贫攻坚、农业发展、绿色发展等领域的经验推广到世界其他地区。
在联合国青年办公室工作期间,董筱曼听到了外国许多青年领袖对中国参与的多项维和行动及海外援建等的好评。她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参与全球治理工作”,“联合国是世界的,世界是属于青年一代的。”她说。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