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58万吨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加速跑”

来源:人民日报 5-16 赵建国

核心阅读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动力电池更新换代”。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我国电池回收技术与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如何完善现有政策以应对国际竞争?记者采访了相关产业的企业与专家。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快速成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生产阶段碳排放量的50%左右,建立健全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系,对提升整个产业资源利用率水平、减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十分重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

电池梯次利用

破解资源矛盾

截至2023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041万辆,动力电池回收也随保有量增长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按照车企质保条件,动力电池最大容量如果衰减到低于70%至80%,可能就需要更换电池。“去年动力电池退役数量同比增长超140%,进入退役增长期,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正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帅石金认为。

动力电池回收后,要按最大剩余容量进行梯次利用。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勇告诉记者,若电池容量处于60%—80%之间,可以用于电动叉车、两轮电动车、大型储能电站等;电池容量处于20%—60%之间,可以用于小型储能电站、通信基站、太阳能储能系统等;电池容量低于20%,就要报废并进行专业拆解,提取其中有价值的金属进行循环利用。

这其中,不乏锂、镍、钴、锰等珍贵资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是‘城市矿山’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每年可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20%的锂、11%的镍和25%的钴的资源需求,降低我国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的进口依赖。

回收技术发展

商业模式形成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含有一定成分的有害化学物质,如果不能及时有效通过正规专业渠道回收将造成环境污染。

“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能源再生利用角度看,解决动力电池退役回收循环利用问题都是功在产业、利在国家的大计。”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明确和落实动力电池回收主体责任尤为关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相关政策,我国近年来逐步建立了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意味着动力电池企业、汽车生产企业应按照规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在多项政策和市场机制共同促进下,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领域逐步形成了由主要动力电池厂商、新能源整车企业、锂电材料企业与有资质的专业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为主体的回收模式。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末,国内已有162家汽车生产企业和77家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共设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10507个。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不断进步,提升了回收效能,也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的第一大国,不仅动力电池回收数量领先,部分电池回收技术已居世界前列。”赵小勇表示,在回收技术上,国内行业物理法与化学法(湿法)并行。其中物理回收法的环保、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的拆解工艺,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风险,也没有废水废渣排放,是回收磷酸铁锂和碳酸锂电池的优选。

理论上电池材料拆解回收占比越高,动力电池成本越低。“先进的技术、工艺加上专业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不仅能给回收企业带来收益,也会给动力电池产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深圳乾泰能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经理胡军伟表示。

政策不断完善

助力产业出海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相关政策体系正逐步健全。2018年至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公示5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白名单,入选企业有156家。“入选企业在设备、工艺、设施等方面均有严格的技术、环保等指标要求。”胡军伟表示,采用白名单制度,对行业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全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原则;规定汽车生产、电池生产、梯次利用企业应承担的产品回收责任;涵盖了研发、设计、生产、运营、报废等环节的管理。“政策压实了经营主体责任,构建了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监管闭环。”付于武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被列入鼓励类目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大力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研究制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作坊式回收”联合专项检查行动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和先发优势,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帅石金表示。

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已成为行业热点。如进入欧盟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要提供符合欧盟有害物质含量限定标准的成分说明、碳足迹标签、电池“数字护照”等,并对动力电池回收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加,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也必须制定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我国正在积极构建适应新时期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新发展格局,如《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中就提出,建立健全动力电池生态设计、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制定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际标准,推动标准规范国际合作互认。

有机构表示,到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到602.8万吨,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无论是从国内市场还是从国际竞争出发,建设‘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协同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新生态、新业态十分必要。”付于武说。

编辑:李华山

2024年05月17日 08:06:1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