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广角 - 正文

马维英做客第四期青年学者月度沙龙 分享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领域的“破壁”融合

清华新闻网7月13日电 6月30日中午,第四期清华大学青年学者月度沙龙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前字节跳动副总裁兼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马维英作为主讲嘉宾,作了题为“健康计算: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研究”的主旨报告,并与来自全校多个单位的40余位青年教师进行交流。沙龙由科研院副院长甄树宁主持。

马维英作分享

马维英首先从个人经历讲起,以自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字节跳动的相关工作经历为基础,对未来趋势作出判断:“人工智能会使与生物世界相关的学科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即带来生物世界的数字化、生物实验的自动化与生物计算的智能化。”随后,马维英以制药行业为例,对人工智能所能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传统的制药业存在开发周期长、投资成本高、药物效果不够聚焦等问题,而人工智能制药可以加速传统制药业的各个流程,进而促进个性化精准医疗模式的形成。

马维英提到,现阶段人工智能在生命健康与医疗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交叉学科人才极其稀缺,“破壁”与“跨界融合”绝非易事。希望可以发挥好清华学科齐全、专业领先的独特优势,推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基因工程、个人健康等各个领域之间不断合作交流,由孤立、开环走向协同、闭环。

活动现场

在提问和自由讨论环节,青年学者们结合自身研究工作,就预训练模型的未来趋势、工程科学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可行性、人工智能在探索情感方面的局限以及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与马维英进行了深入交流。青年学者们还开展了热烈的自由讨论,交流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体会和心得,并表达了对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未来发展的期待。

甄树宁和田静为马维英赠送沙龙纪念品

甄树宁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学校从理念、制度和平台等多方面为教师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充分保障,科研院和教师发展中心也将致力于搭建学科交叉交流平台,希望在促进青年教师交流科研观点、碰撞思维火花的同时,更多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落实落地。

与会青年学者合影

青年学者月度沙龙是清华大学跨学科交叉系列论坛之一,由科研院和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沙龙旨在围绕各个交叉领域开展深度研讨,助力各领域青年学者开展跨学科交叉工作、搭建合作和交流平台,打造浓厚的跨学科交叉氛围。

青年学者月度沙龙定于每月最后一周举办,本年度将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脑与认知、医工交叉、智能无人系统、智能网联汽车、柔性电子技术等领域开展研讨。

供稿:科研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田姬熔

2021年07月13日 10:06:0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