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黔中行”——清华思源骨干七期师生赴贵州考察调研
清华新闻网9月2日电 7月29日至8月10日,由40名清华大学师生和2名北京大学学生骨干组成的思源骨干七期实践团,赴贵州省进行了主题为“中国梦,黔中行”的考察调研活动。13天的行程中,实践团的足迹遍布了贵阳、安顺、六盘水、遵义四地及其下属的13个区县、20余个村寨。师生走访了当地政府、企业、学校和农户,并与清华在黔校友进行了多次交流。通过此次实践,团队对贵州基层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当地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树立了“服务基层、奉献青春”的理想抱负。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今年是思源骨干计划首次将“国情之旅”实践地选在贵州,在贵州省相关部门与清华大学贵州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同学们自主完成了7天集体考察和6天分组调研的设计与联络,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发现多彩贵州,把握省情现状
实践团在集体行程中以“扶贫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发展”为关注点,先后与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清镇市人民法院环保法庭等政府部门以及首都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恒远新型建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座谈,并与贵州省各高校团学骨干开展了充分的交流。团队师生从中感受到了西部人民盼致富、谋发展的迫切愿望,也为贵州省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感到鼓舞和振奋。
图为实践团与贵州省扶贫办座谈。
体验基层生活,触摸乡土中国
围绕“中国梦,黔中行”这一主线调研课题,全团按照扶贫开发、美丽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农民工问题4个子课题分为4个小组,奔赴紫云、六枝、平坝、普定等6个区县的基层村寨,进行了入户访谈和田野调查。同时实践活动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部分小组还与所在县区的主要领导进行了交流。6天的分组行程中,各小组深入基层乡村,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走进基层部门,了解乡村现状与发展瓶颈;迈入大山原野,考察种植、养殖业的发展与改革创新;走进乡村学校,同孩子们一起学习、玩耍,鼓励他们努力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在一些村寨里,同学们自己动手,劈柴、生火、挑水、做饭。大家与老乡一道饮用雨水,分享土酒,体验了山区百姓的真实生活,收集了大量的调研素材。
图为实践团与老乡交流。
“之前以为家徒四壁已是贫困的极致,可当我看到一户玉米秆扎成的屋子里,四面墙中两面已经破败,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人生活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电子系的钟致臻在调研总结会上动情地说道,“水泥森林并不是完整的中国,乡土中国里才藏着我们最该关注的人群。”
感受基层能量,学习清华榜样
同学们在调研过程中也时常被基层干部和返乡创业农民工奋斗的激情所感动。北京大学学生会副主席贾润东说到:“基层工作者坚韧的毅力、创业的热情和奉献的精神传递着温暖、阳光、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有理由相信贵州百姓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图为实践团师生与当地小学生在一起。
在黔期间,实践团还受到了清华大学贵州校友会的热情接待。13天内,师生与校友会面十余次,并与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马宁宇、清华贵州校友会会长伍祥华、贵州理工学院院长龙奋杰、平坝县黎阳开发区主任助理毛捷在内的近六十位校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校友们扎根基层、奉献祖国的事迹和情怀给予大家莫大的精神鼓舞,也激励了更多同学发扬清华风格,为国奉献青春。
“思源学生骨干培养计划”是清华1981级校友邓锋学长支持的学生培养项目,始于2007年,旨在为在校学生骨干提供更多的培训交流机会,培养中国未来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
供稿:校团委 编辑:范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