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荻:行在路上 心系大地
学生通讯员 杨艾琳
图中为吴一荻。
说起与实践的结缘,连吴一荻都忘了是在什么时候。或许是在成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践组的一员时,或许是在第一次带领13个同学赴陕西实践之时,又或许更早——在她准备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时候。
大学3年中,吴一荻共参加过10个实践活动,分布于每一个寒假与暑假;其中以支队长身份的实践有4次。在大二时,她成为新闻学院实践组的成员,大三期间当选为学院主管学生社会实践的团委副书记,在继承学院往年优秀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改进创新,让更多的同学热爱实践,行有所获。
“我的爸爸是一名新闻记者。从小和他一起去做采访,向原本陌生的人询问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每一次的采访就是一次实践,也是我感悟社会最好的契机。”吴一荻说。初中、高中阶段,她利用采访实习的机会,在故乡西安的街巷中穿梭探访,描绘这座千年古城带着温度的生活与人物。
上大学之后,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吴一荻有更好的机会,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去实践。北京、西安,她利用假期和周末背上行囊,了解自己所在的大城市悄然的变迁和发展;陕西淳化,四川北川,贵州丹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她与学校的老师同学们组成支队,系统调研,了解探索当地现状、社会结构,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行健理想。
“我的理想,是希望成为一名有社会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吴一荻说,“张季鸾先生是伟大的记者,他在中国饱受苦难的地方采访报道,发表文章,用文字为国民传播正义和希望的力量。我希望能成为像他一样的新闻人。”
2011年7月,她组织同学赴陕西省西安市调查中小学生图书资源差异情况,并为一处乡村小学募得书籍1500余本。同年8月,她参加支队赴四川北川,调研大地震灾后三年重建情况,当发现部分灾民仍住在板房中生活困难时,她与同学回京,主动联系凤凰卫视资讯台前台长曹景行先生,向中央寻求帮助,及时解决灾民问题。
2012年1月,她参加新闻与传播学院赴巴基斯坦访问团,以清华大学代表身份在“中巴合作论坛”上发表题为《面向2014:帕米尔三国集团》的演讲;2012年2月,她在西安市的两个城中村中采访村委会与村民,其中一个采访以新闻特稿《从西何家村到西荷集团:30余年的成功蜕变》刊发在西安网头版头条,对西何家村新村模式进行探究,供其他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借鉴;2012年8月,她作为西安网的实习记者,参与“惠民生 缓拥堵”系列报道,并赴乡镇采访,其中一篇新闻稿被评为西安市“网络消息类优秀作品二等奖”;2013年8月,她以副队长身份参加新闻与传播学院赴斯里兰卡访问团,了解斯里兰卡历史文化与现实。
从2013年1月始,吴一荻做为学院清田工作站的一员,负责与嘉里郭氏基金会合作的乡村NGO项目考察活动,在陕西淳化和贵州丹寨进行了一个月的实践活动。
吴一荻从2011年9月起加入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实践组,在她任院团委实践副书记期间,与组员一同为学院实践专业化、多元化、成果化而努力。新闻学院暑期实践的8个支队共有77人次参与,分赴8省,共计获得15个市级、校级奖项。学院与《小康》杂志社达成了实践合作协议,学生实践有了稳定的平台推广。
“在培养一字班、二字班同学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我自己也乐在其中;能够总结前届实践经验、更好地帮助他们走入‘第二课堂’,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在奉献中我也收获了学弟、学妹的友谊和自己内心的快乐。” 吴一荻说。
吴一荻三年里的实践经历,她在乡村田野间为解决村民困难而努力过,在异域国度中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思考过,更让她砥砺了坚强的意志,为做一名慎思、明辨、笃行的新闻人而努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老院长范敬宜曾说,“在反应矛盾的同时,要给人以光明、希望和办法”,这句话成了吴一荻新闻道路上的座右铭。她亦愿通过实践来谋国之忠,立言之达,以新闻为渠道,带给社会更多的真,善,美。
供稿:校团委实践部 编辑:范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