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文讲座”解读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
清华新闻网12月14日电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逢振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系列讲座之(十五)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第十六讲,以“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为题,与300余名清华师生分享了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共同回顾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故事。
讲座伊始,王逢振提出“文化”一方面是排他主义的,是一个社会群体或者一个民族的整套的价值观或者实践。另一方面,文化价值观或者实践的证实,只能通过普遍的或者普遍意义的标准。而与其相反的论证,称为“唯我主义”,这迫使我们要么陷入一种绝对瘫痪的文化相对主义,要么陷入一种绝对凶残的、对其他群体的恐惧和憎恨。如果我们选择民族普遍文化作为主体,把民族作为特殊原型,那是因为民族主义是典型的排他主义的,它具有最广泛的号召力、最强大的力量、最政治的核心、最强大的武装支持。
随后,王逢振提出“是否可以想象存在世界文化?”的问题,推进大家思考。王逢振提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特定的民族国家,他们的文化层面越来越相似。民族主义的主要诉求之一就是获得某些国家已经拥有的某种形式。对这种现象有两中对立的解释方式:一种是直线的、倾向于一个世界的论点。这种世界我们还没有达到,但却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第二种解释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过程,但预示的结果几乎一样;它论证所有的群体总是相同的。他再次强调这个问题:我们能有一种世界文化吗?不是应该有,而是能有吗?
王峰振指出,对世界文化概念最初怀疑的理由是:限定一种文化是一个限定疆界的问题,而疆界基本上是政治的——压迫的疆界,以及抵御压迫的疆界。这就引出了文化抵抗的问题。文化一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强者能够通过把剥夺变成“习惯”而使它们的剥夺合法化,那么弱者可以诉诸于这些相同的“习惯”的合法性抵制新的、不同的剥夺。今天文化抵抗中的新东西,是19世纪社会学发明的反体系运动的结果,其关键的思想是:如果要成功地改变世界,反抗必须被组织起来。
王逢振总结道:正如同时创造一个同质的世界和在这个世界内部创造不同的民族文化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同样同时创造同质的民族文化和在这些民族-国家内部创造不同的族裔群体或“少数”也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没有世界文化就没有民族文化。
在问答环节,王逢振对经典阅读、文化趋同、文化抵抗等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解答。讲座由外文系教授、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曹莉主持并点评。曹莉指出,就文化的排他性来说,民族主义越强烈,其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就越趋于一致, 这是一个悖论,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对未来世界文化融合的可能性作出乌托邦的想象,在此方面,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命题值得关注。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田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