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物系实践支队赴马兰基地开展活动
清华新闻网8月19日电(通讯员 张舒媛)8月7日至13日,由工物系组织的“马兰花开”实践支队在新疆马兰基地——我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诞生的地方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实践支队的12名研究生和8名本科生在工程物理系建系60周年暨中国核武器试验停止20周年之际来到这里,追寻先辈足迹,感悟马兰精神。
实践支队合影。
马兰基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我国上世纪60年代核试验基地的研究中心之一,50年代时由中国军人在罗布泊西端一片戈壁滩上建设而成。马兰核武器试验场的面积接近10万多平方公里,主要担负我国核试验(实验)的组织指挥、理论研究、测试分析、工程技术和勤务保障等任务。清华大学排演的原创话剧《马兰花开》讲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感人事迹,而故事的发生地正是支队同学们所寻访的马兰基地。
如今的马兰基地风景秀丽。
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支队的同学们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参观中国核试验基地历史展览馆,同学们被“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所深深感动;探访天山深处的红山基地旧址,军民齐心共建的“八一”水库。历经几十载风霜的基地早期建筑、充满年代感的标语把同学们拉回了先辈们扎根边疆、艰苦奋斗的岁月;瞻仰马兰烈士陵园,实践支队向马兰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三鞠躬,表达对革命先烈们崇高的敬意。
参观活动后支队同学们与基地某部六室党支部举行了座谈交流会,双方结合各自科研生活特点,就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应如何协调作用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还就“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合格党员、时时刻刻树立先进形象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几天的实践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马兰基地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伟大成就,感受到马兰人“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敢于攻坚善于克难、集力创新永攀高峰”的无私奉献精神,也与基地官兵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队员们聆听马兰精神宣讲。
在实践期间,实践支队与马兰基地警卫防化团共同举办了联欢晚会,队员们表演的合唱《马兰花开》、三句半《马兰行》、歌曲《故乡》以及大合唱《清华大学校歌》等节目充分展示了清华学子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官兵们的喝彩。
基地首长在观看过节目之后,深切叮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科学本领,报效祖国,为国争光,将“马兰精神”带到全国各地,让马兰花开遍神州大地。
谈及这次的实践感受,曾在海军某部服役的2012级本科生袁苏苏说:“短短几天的实践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马兰精神的伟大,在当今这个越发浮躁的时代,我们仍要保持清华人的爱国情怀,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马兰精神永远传承”。
供稿:工物系 编辑:李华山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