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广角 - 正文

平凡铸就非凡 坚守打造重器

清华学子走进中石化镇海炼化


清华新闻网10月19日电(学生通讯员 万宁宁 刘书田 田姬熔)每个夜晚,当整个镇海区笼罩在夜幕之下的时候,镇海炼化厂区内各式各样的生产加工装置和运输管道依然在不间断地运行,点点灯光为工人照亮巡检路线,远处看去,这片“地上星空”成为了镇海一道最美的夜景。 

随着“清华学子进央企”系列实践活动的继续开展,清华学子此次来到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10月13日至16日,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5名学生走进镇海炼化,通过一系列采访、参观与亲身体验活动,零距离感受石油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国之重器的当代风范。 

参观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生产监测设备。

在调研实践的四天时间里,清华学子采访了镇海炼化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奋斗在一线的生产工人;参观了讲述镇海炼化发展历史的展览馆和加工生产及废弃物处理装置;还和生产员工一起上了12小时的夜班……所有的一切都默默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关于“责任与担当”的故事,传承着坚守与创新的主人翁精神。

 烯烃部14日晚班当班组长说:“班倒的生活已经成为习惯,即使回到家中,我也会通过远程了解班组的情况。”一位倒班20多年的老职工说:“尽管夜晚会有倦意,但一想到自己肩负了整个地区石化生命链的重任,便时刻提醒自己打起精神,我们都是靠意志力来工作。”

 

与芳烃部书记座谈,了解一线工人的倒班生活。

生产区的一般装置投资在3-5亿元,接近普通波音737飞机的价值;而乙烯裂解装置价值40多亿,远远超过了一架A380。所以,每位操作员工的重要性和价值都不言而喻。

    此外,“导师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机制,老职工在微信群里的“微课堂”讲座等传帮带体制,将“严实细诚责”的企业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石油精神在永远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聆听芳烃部安全注意事项,准备跟随员工一同值夜班。

镇海炼化公司党委书记顾跃光说:“高铁技术和核技术是国家的两张名片,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炼化技术打造成第三张国家名片。”其中,生产对二甲苯为核心的芳烃成套技术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技术之一,整套系统集成度高、开发难度大。

但是,经过科研人员和一线员工的钻研、创新,中石化成功掌握并且自主研发了高效环保的成套芳烃技术,并且已经获得40多项技术专利。自此,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第三个自主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实现了几代石化人的梦想。在谈到这项技术时,芳烃部的员工自豪地说:“现在好多国外专家都想了解我们的芳烃技术。” 

镇海炼化分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黄仲文介绍公司情况。

 “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发展、环保、社会责任”是中石化镇海炼化交给国人的满意答卷,每两周一次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也让大家逐渐深入了解了炼油化工的“庐山真面目”。以芳烃技术为例,每年由对二甲苯生产的化学纤维可以替代2.3亿亩土地种植的棉花,大大缓解了粮棉争地的矛盾,可以说真正解决了“穿衣问题”。而且这套技术的环保指标全面优于国家最新标准,也带动了下游加工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次实践中,清华学子们采访镇海炼化的能工巧匠,领略了“大国工匠”精神;采访工作50年的镇海炼化的安全员,体会到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的一线工人的主人翁责任;采访清华学长,了解清华化工人为石化产业而奋斗的成长之路。同学们以亲身经历破除了石化工业的刻板印象,深刻地理解了央企所承担的国之重任。

“清华学子进央企”的活动还将继续,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将会不断走进央企内部、对话一线员工,将央企形象、央企声音传播出去。

供稿:新闻学院 编辑:李华山

2016年10月19日 11:15:4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