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班团初心 携手共同前行
清华大学二百余名班团骨干参加“集体建设”主题沙龙
清华新闻网11月5日电 11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班团骨干“集体建设”主题沙龙在第三教室楼举行。活动采用“主题分享+自由交流”的形式,包括主题分享和21个自由交流沙龙,共有200余名班团骨干参加,内容涵盖“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回顾与介绍”“支部事业支持体系介绍与经验分享”“班团集体建设工作开展”等各个方面。
贾龙介绍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
主题分享环节,校团委组织部部长贾龙讲述了集体建设的意义,回顾了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2018-2019学年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指导意见》。他谈到,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以“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以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和体育氛围为基本要求,以支部事业为重要内容。2018-2019学年,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进行改革,包括思想引领要求更加细化、支部事业比例下调、体质测试融入体育氛围等。
王菲芃介绍支部事业支持体系
随后,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菲芃分享了支部事业支持体系和经验做法。她介绍,2018-2019学年度,第三期“本科生班级与团支部资源支持计划”增大支持力度。校团委将切实促进班团集体建设,挖掘一批优秀的支部事业项目,为全校的支部事业建设提供示范。
班团骨干听取主题分享
2017-2018学年度校甲级团支部的汽车系兵7团支部和电子系无73团支部的班团骨干分别进行了风采展示和经验分享。汽车系兵7团支部作为由定向生组成的支部,举办了兵器沙龙、军博参观、射击体验等一系列极具兵班特色的集体建设活动。电子系无73团支部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背景,结合专业知识,开展了共享“币站”和自行车“找车机”支部事业项目,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主题团日。
主题分享结束后,200余名班团骨干前往各自的沙龙小组,与20余名老师、辅导员进行了更加细致、深入的交流。在第三小组,校团委文体部部长李浚以“每一个人都是螺丝钉,在集体建设中不分大小”的比喻来强调,“班团骨干在开展工作时,要重视与每一个同学的交流和沟通”。在第七小组,美术学院团委书记陈博贤就如何提高同学参与活动积极性提出了建议。在第十三小组,汽车系七字班带班辅导员王思佳就主题团日的组织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各小组辅导员为同学们介绍经验
本次“集体建设”主题沙龙是清华大学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实施三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组成部分,通过组织教师、辅导员与班团骨干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为新生班级和大类分流后的班级开展集体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供稿:校团委 编辑:宋亮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