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生原创短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青年创意微视频大赛中获佳绩
清华新闻网12月5日电 11月2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主办的“你好,新时代!”青年创意微视频大赛中,清华大学研创梦工厂原创短片《THU Superhero》获得“评委会特别推荐奖”“最佳学生作品奖”一等奖,《清华零点后》获得“最佳创意奖”,清华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此次大赛是由中宣部宣教局、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教育部思政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同指导,通过评委会的三轮评审,大赛在近两千部作品中共评选出6个奖项、50余部获奖作品和10家优秀组织单位。
“你好,新时代!”青年创意微视频大赛颁奖现场 央视网 供图
在颁奖典礼上,清华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硕士生吴嘉伦同学,以《让有意思变得有意义》为主题,与现场的评委和嘉宾们分享了自己作为《THU Superhero》制片人的心路历程。吴嘉伦同学介绍,短片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青年群体所喜爱的超级英雄题材,这首以学术为主题的电音作品,巧妙地借用超级英雄的概念,塑造出属于清华的“学术英雄”。在研创梦工厂的支持下,团队拍摄了清华最炫酷的实验室,展示有趣的实验过程,并在短片中通过游戏般过关斩将的方式反映出清华学子在科研之路上不断攻克难题的历程。
《THU Superhero》制片人吴嘉伦现场演讲 央视网 供图
《THU Superhero》是由清华大学研创梦工厂孵化,由核研院博士生金雨浩、电机系博士生郭鸿业总监,新闻学院博士生刘西洋导演,工物系博士生胡津纬、经管学院博士生马啸腾策划,新闻学院硕士生吴嘉伦、电子系博士生许伊宁制片,美术学院硕士生李曼园、生命学院博士生宿涵、新闻学院郭雨祺创作的电音学术超级英雄MV。在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小研在线”上发布后,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视频播放量达到了百万级别。
如吴嘉伦同学所说,这部短片旨在打破对于科研枯燥无味的传统印象,体现学术的不凡,以致敬每一位走在学术路上的研究生。正是这个主题,才更加使得诸多的科研工作者产生了共鸣。“做学术,搞科研”,看起来是再平凡不过的字眼,实际却是科研工作者日积月累的成果。不放弃每个瞬间、珍惜每一次实验成功的惊喜,在这条艰辛的研究之路上,其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始终保持本心,突破自我,达成最初的梦想。
《THU Superhero》微视频截图 研创梦工厂 供图
这支原创短片所呈现的精彩内容,还体现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形象。短片中所展现的清华尖端实验室,都是“创新”二字的有力体现;全英文的歌词,国际学生的出演,国际化的音乐元素,都彰显着清华的国际化水平;而隽秀的中文翻译,杰出的校园文化达人,和这支文化作品的创作团队,都是清华朝着“更人文”方向努力的结果,都印证着作品本身的使命:让有意思的人和有意思的故事,通过独特的内容变得意义非凡。
获得“最佳创意奖”的另一部《清华零点后》短视频,记录了一群和学生们生活在“平行空间”的人们。视频的拍摄对象涵盖了深夜在监控中心值守的保安队员、学生区的巡逻队员、宿舍区岗亭保安、电管科110千伏电站师傅、紫荆总台服务人员以及凌晨就到岗工作的食堂师傅。《清华零点后》短视频导演、2016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刘西洋用最质朴的镜头语言向同学们讲述,在清华这样一个宛如微型城市的校园里,正是这些人在维持着它的正常运转。还有更多的人,将爱融进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让清华成为学子们最温暖的家。
《清华零点后》微视频截图 校研究生会 供图
《清华零点后》是由清华大学校研究生会制作,核研院博士生金雨浩、建筑学院硕士生潘文彪总监、新闻学院博士生刘西洋导演,生命学院博士生王瑶、化学系博士生潘瑞浩策划,水利系博士生伍圣超、化学系博士生仵雅禾、生命学院博士生龙艺同学制片的短片,该短片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学校保卫处、物业中心、饮食中心和修缮中心的大力支持。视频一经播出,微信浏览量逾10万,引起了清华学子们的强烈共鸣。
大赛启动以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积极组织作品申报工作,共征集推选10部作品。这批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清华风貌,体现了当代青年善于思考、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关链接:
清华大学研创梦工厂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直接管理,由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共青团清华大学研究生委员会指导,旨在征集清华大学研究生原创文化作品,培养研究生原创意识和能力,助力研究生优秀原创作品孵化,打造属于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文化符号。研创梦工厂至今已累计孵化十余个研究生原创作品,展现了清华学子更创新,更人文的精神风貌,全网浏览量达5000万,被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和紫光阁等40余家知名媒体转发,研创梦工厂在每学期均向所有研究生开放征集原创作品。
供稿:校研究生会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