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广角 - 正文

清华大学“洞察中国”全球胜任力社会实践长江经济带支队赴湖北省开展实践


清华新闻网12月18日电 (通讯员 黄晓丹 张少鹏 张舒媛)12月3-7日,来自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机械系、水利系等14个院系共30名中外学生以“中外青年同走改革开放之路”为主题,赴湖北省武汉、荆州和宜昌三市开展“洞察中国”社会实践。来自中国、德国、墨西哥、津巴布韦、文莱等17个国家的研究生通过政府座谈、园区走访、企业参观等活动,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发展成就。

12月3日下午,实践支队在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书记赵璞与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章霁的带领下,与湖北省和武汉市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会上队员们对武汉市的人才引进工作颇为关心,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工业工程系2017级硕士生麦克(Maksat Bakirov)表示,武汉市为吸引毕业大学生实施大量引进政策,包括“一键入户”的落户政策及人才公寓等措施,让他对中国的人才政策有新的了解。

来自爱尔兰的经管学院2018级硕士生穆英杰(James Mullan)在座谈会上提问 康宁思

12月4日上午,实践支队前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烽火科技集团和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进行参观。来自美国的苏世民书院2018级硕士生马瑞德(Reid Magdanz)表示,这些高新技术产业正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核心力量。当天下午,支队成员前往青山区工人村青和居社区参观,这里原先简陋杂乱的矮砖房,如今已建成面向独居老人、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的现代化公租房。

实践支队参观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康宁思

实践支队参观青和居社区旧楼原貌展览馆 康宁思

12月5日上午,实践支队与荆州市有关单位负责人座谈交流。荆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易贤良从“认识与定位、实践与探索、问题与建议”三个角度介绍了荆州生态优先、产业升级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为解决环境承载力和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内部补偿机制。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贺广标为支队成员介绍荆州为引进人才所作的工作。座谈结束后,来自文莱的公管学院2018级硕士生张诗玲(Rasyidah)认为,荆州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值得作为课题案例深入研究。

实践支队乘船考察荆江港码头及长江沿岸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康宁思

而后,实践支队前往荆江港码头,乘坐海巡船进行荆江生态参观,并在荆州开发区规划展区了解了开发区概况后,前往能特科技公司、五方光电公司和恒隆集团参观学习。

12月6日上午,实践支队与宜昌市有关单位负责人座谈交流。清华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刘博涵、宜昌团市委副书记范绪忠出席座谈会。刘博涵鼓励清华学子在毕业后可以选择宜昌、筑梦宜昌。范绪忠欢迎清华学子关注地方治理、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工作,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贡献力量。此外,三峡集团枢纽管理局胡挺为支队成员介绍三峡大坝的修建历史与综合效益。而后,实践支队一行前往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了解企业在搬迁和复绿过程中所做的工作。

实践支队前往三峡大坝考察 康宁思

下午,支队成员前往秭归县许家冲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了解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稳得住能致富”的历程,并参观污水处理厂和便民洗衣池,进一步感受“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在基层的落实。实践支队还参观了三峡大坝。来自瑞士的公管学院2018级硕士生埃渺(Emmanuel)在参观三峡大坝后感叹:三峡工程是人类的一项伟大成就,展示了中国在实现可持续能源供应方面的工程能力。

背景介绍:

清华大学“洞察中国”全球胜任力社会实践由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主办,清华大学国际教育办公室、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协办,组织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以协作模式前往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交流学习,一同探索中国智慧,洞察中国发展。“洞察中国”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外青年同走改革开放之路”为主题,已组织100名中外学生前往广东深圳、河南兰考、上海、浙江嘉兴、安徽小岗村和湖北武汉、荆州和宜昌等地追寻改革初心,触摸中国智慧。

供稿:校研团委  编辑:宋亮 审核:襄楠 

2018年12月18日 16:07:3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