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广角 - 正文

生64:党团共建、全面发展


生64支部合影

生64是清华园中最具一般性而又最有特色的一个集体。同学们怀揣着一个共同的医学梦,书写出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在大二学年,生64的同学们在支部建设中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社会责任。

立足思想引领,坚持党团共建

在大二学年,生64支部27人中共有预备党员7人及入党积极分子8人这一良好的党建基础,将思想建设工作贯穿于支部建设全局,坚持“党建带团建”的指导思想,团支部与党支部、党课小组紧密联合,形成了“理论学习+读书交流+红色实践”的思想引领体系 。

在秋季学期,生64支部开展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交流会,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的七年奋斗经历,着重分析了他的人物形象与思想转变过程,并尝试从书中探寻习近平治国思想的根源。在这次读书分享会上,校团委组织部辅导员蓝悦霏与生64支部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同学们也结合书中故事纷纷畅谈对于总书记坚定信念与奋进精神的理解。

为探寻革命精神,思考在新时代下如何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生64支部的同学们选择前往西柏坡进行实践,了解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同学们在红色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故居、西柏坡陈列馆,更将西柏坡精神融汇于心。

为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学习新思想、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生64支部在生6第二党支部的指导下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不忘赤子初心”集中学习活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十九大精神等进行了学习讨论。这次主题学习活动从嘉兴南湖的画舫引入,引导同学们探讨井冈山精神、遵义精神和延安精神的内涵,并进行了西柏坡社会实践活动的汇报展示。

打造特色文化,扩大支部影响

为了配合支部的思想建设体系,生64支部开展了丰富的支部文化建设活动,并在线上、线下进行宣传,在支部独特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同学们的责任和使命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春季学期,支部组织集体观影《厉害了我的国》,从多角度了解中国当今的发展。此外,生64团支部依托生6第二党支部参与了“读懂中国”视频拍摄活动,并承担了策划、采访、宣传方面的主要工作,活动邀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林泰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新时代的理解。随后,生6第二党支部及生命学院团委将采访内容做成微视频,在教育部“读懂中国”启动仪式上播放。一系列支部文化活动的开展,帮助同学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了党所坚持的初心,并明确了自身肩负的使命。

注重情感凝聚,建设温暖集体

在引领思想的同时,生64支部作为一个集体更希望能够给每一位同学家的温暖,因此支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情感建设活动,集体凝聚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男生节和女生节,同学们精心准备并互送礼物,赠送一张写满祝福的贺卡;由于春季学期开学早,同学们在学校度过元宵节,支部组织全体同学外出动手包汤圆,吃到同学亲手制作的美食,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组织同学玩桌游,在一次次的唇枪舌剑中加深感情;清明假期组织前往龙庆峡踏青,虽然突如其来的大雪让春游变成了冬游,但一路上洁白的树挂、积雪覆盖的长城以及大家在景区内的“开火车”摆拍,都让这次出行成为一次难得的体验。

在平日,生64支部同样重视情感建设工作。支部的生活委员牵头建立了生日祝福小组,为每一位同学制作一篇特别的生日推送,并为其点播一首专属于他/她的歌,其他同学也会一一在推送里送上祝福,让每一个生日都成为难忘的节日。

关注个人成长,实现全面发展

生64支部是一个思想先进、凝聚力强的集体,更是在学习、社工、实践、志愿、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集体。

在学风建设方面,生64支部延续了上一学年学习小组+考前串讲的形式,并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讨论复习法,用集体的力量解决每位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生64支部同样重视体育氛围建设,在班内形成了各种兴趣小组;生64支部积极参加院、校的各类体育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都有了明显提升。志愿活动一直是生64支部的工作重点之一。支部承担清华梧桐会的主要工作,多次陪伴清华老教师并修订出版“梧桐日记”;邀请协和钟守先老师到清华做讲座,帮助医学生坚定理想,砥砺向前;承包志愿组“second sight”项目,与北京联合大学视障同学联谊,为他们讲解清华园的历史。支部总志愿工时超过1500小时,献血总量超过5000毫升。

(清华新闻网1月9日电)

供稿:校团委 编辑:万宁宁 审核:周襄楠

2019年01月09日 15:02:3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