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8月8日电 暑假期间,由清华附中教育基金会、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联合主办的2023年“甫智方舟”暑期实践活动在深圳市、江门市新会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三地开展。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和香港东华三院各学校、香港少年警讯合作学校的120名高中生,在清华大学学生曾宪备公益创新交流协会12名大学生队长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9天的科创支教与交流活动。
![20230804-清华附中-1同心、同向、同行——2023年“甫智方舟”赴广东、香港暑期实践活动圆满完成-1-大合影.jpg](/__local/8/18/B9/FC9A094062532E4C8380945B8EB_232F95D1_18CCD.jpg)
活动大合影
![2-启动仪式嘉宾致辞(左起:曹海翔、张凤昌、曾庆辉).jpg](/__local/E/AE/A5/9015C33160EF9A23251753A544F_500E9C44_13201.jpg)
曹海翔、张凤昌、曾庆辉致辞(从左至右)
活动启动仪式于7月8日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行,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凤昌、清华附中党委书记曹海翔、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欧阳证、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会董事曾庆辉、香港东华三院主席韦浩文、香港警务处助理处长陈东等出席仪式并致辞。
![4-清华附中、香港各高中学生在腾讯公司交流编程.jpg](/__local/C/9C/77/4DEC01D7D612048FA7B1C3963FF_0E984A5B_2E9BB.jpg)
清华附中、香港各高中学生在腾讯公司交流
![5-清华附中、香港各高中学生参观大疆青少年科技中心.jpg](/__local/5/95/49/334798F9C12D3E0D8F94BBF642C_E31A3E2D_46C4A.jpg)
清华附中、香港各高中学生参观大疆青少年科技中心
7月9日,同学们参观访问了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腾讯公司和大疆青少年科技中心,感受到“科技向善”的文化和魅力,看到了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为社会发展注入的动力。
![7-清华附中、新会一中、香港各高中学生在新会一中圭峰校区支教初中生.jpg](/__local/E/CF/08/21B2D75159FB5D54502C3863347_BE71EFF9_2F09C.jpg)
清华附中、新会一中、香港各高中学生在新会一中圭峰校区支教
![8-清华附中、梁启超纪念中学、香港各高中学生在梁启超纪念中学实验校区支教初中生.jpg](/__local/A/E8/34/EE88EEE8F33FFBE88DBF8284AF5_01A9E119_BBEA.jpg)
清华附中、梁启超纪念中学、香港各高中学生在梁启超纪念中学实验校区支教
![9-全体高中生分小组参观新会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jpg](/__local/D/76/7A/DB28D68217847EA2EE3517DB994_1E2D90C1_5CD03.jpg)
分小组参观新会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
![10-全体高中生分小组参观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jpg](/__local/B/31/A4/190304828DF1174C55BBA5C924E_BD843539_271FA.jpg)
分小组参观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7月10日至13日,同学们来到江门市新会区,与新会一中、梁启超纪念中学的40名高中生汇合,组成12支小队,在清华大学学生队长的带领下,为新会一中圭峰校区、梁启超纪念中学实验校区的360名初中生开展以科创为主题的支教活动,并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赴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陈皮文化体验中心开展研学实践,了解梁启超先生的精神和思想、华人华侨的历史变迁以及陈皮村在乡村振兴时代所作出的示范。
![11-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韩景阳在总结会上致辞.jpg](/__local/B/97/0D/38313D628DFE4E7B7CD10039648_341FA5DD_5917.jpg)
韩景阳致辞
7月14日至16日,全体学生在香港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程钢的带领下,参观东华三院、香港大学等,并现场聆听香港著名历史学者丁新豹教授的讲座。期间还组织了“甫智方舟”暑期实践活动总结会,同学们共同总结和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和收获。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韩景阳、曹海翔、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程正雨、曾庆辉、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韦浩文、尖沙咀街坊会理事长苏仲平、中国教育留学交流中心主任郑跃等出席总结会并为参与者颁发实践证明。
![13-嘉宾们和学生们在总结会上合影.jpg](/__local/2/5B/1E/5E85A019379C5C36B96A9986820_51C458D4_240FD9.jpg)
嘉宾们和同学们在总结会上合影
“甫智方舟”暑期实践活动由清华附中教育基金会、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等多方联合举办,项目以“汇聚青少年智慧,助力教育与公益”为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传承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教育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通过组织国内外优秀大、中学生参与公益支教、科学文化交流等活动,帮助不同地区的中小学学生开阔视野、树立理想,增进不同文化背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今年暑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北京、香港、广东三地的青少年汇聚一堂、交流学习、共同成长,始终同心、同向、同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真挚的情感,相约未来再相聚。来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务处及清华附中教育基金会、高研实验室、国际部的6位教师全程带队,确保了活动安全有序、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清华附中
编辑:陈晓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