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景色让人难以置信!”
“每一次有这样的体验,都会打开自己的眼界!”
“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我正经历着,就像在梦里一样!”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深度了解中国各领域的发展,收获很大!”
今年8月,来自35个国家的100名国际青年代表漂洋过海、翻山越岭,汇聚清华,共话中国式现代化。
和合与共,爰跻大同,他们参与的项目是第二届清华国际青年对话。围绕文明创新、文明发展、文明互鉴三大议题,他们用脚步丈量了中国大地,用眼睛见证了时代发展,用内心感悟了世界脉搏。
“这些记忆,我永远不会忘记”
这次的实践队伍中,60%的国际青年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为了让远道而来的青年朋友们在两周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清华大学精心设计了一份“指南”——上海的开放包容,浙江的共同富裕,贵州的文化繁荣,内蒙古的绿色发展。
青年代表分赴上海、浙江、贵州、内蒙古实践
首次造访“魔都”上海的伊美祥,是伊中青年经贸协会成员,她对上海这座拥有2500万人口的国际化都市充满了好奇。给她留下第一印象的是上海人民展现的“多语言能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在这里友好交流。沧桑的外滩钟楼与现代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展现的多元文化思想更是令她惊叹。
伊美祥(右)
短短几天,国际青年们在凯里的苗寨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国家大数据中心接触了科技赋能的动力,在黄果树大瀑布感受了大自然的魔力,在贵州桥梁工程中欣赏了中国基建的张力……贵州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充分展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青年代表在贵州
既古老又年轻、更人文更科技,短短两周,国际青年们亲身感受了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鲜活的中国,成为了关心中国、热爱中国的“青年朋友”。
来自乌干达的媒体人詹尼弗·阿西姆韦说,“中国文化厚重、具有包容性,各国民众都能在这和谐共处,中国人都很热情,我在这真的像在家一样。”
詹尼弗·阿西姆韦(右一)
共创“世界文明百花园”
越南自媒体博主阮谦是第一次来到贵州。实践期间,他每日都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分享着看到的点滴,向海外观众展示着贵州丰富的文化魅力、快速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网络自媒体博主,我非常期待看到我们两国在自媒体领域的更多合作。”
阮谦(一排右一)
第二届清华国际青年对话选拔各国卓越青年参与,汇聚了来自哈佛、麻省理工、耶鲁、牛津、剑桥等17所知名高校的青年。这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国际青年,通过今年夏天的这段跨文化旅程,不仅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感知到了“跨文化交流的力量”。通过对话,青年们惊讶地发现,尽管生活的国家相隔万里,却能在文化的交互碰撞中找到众多联通点。
青年代表在浙江
来自澳大利亚的原住民社区发展先锋杰西·马丁在贵州“村超”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深感澳大利亚原住民与中国在社区建设上的共鸣,他认为,体育所带来的“纪律性、团队精神、坚韧以及从中获得的教训”,组成了当地社会的凝聚力。
“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
提到如何描述此次“国际对话之旅”,“包容”是被最多提到的关键词之一。在尊重差异、包容共存的前提下,国际青年面对着共同的问题,传递着共通的价值观。
在浙江嘉善缪家村,国际青年们深入了解村民们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探索和努力,对他们身上创新进取、团结奋斗的精神感到由衷的钦佩。
在鄂尔多斯,占地130多万平方米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从空中俯瞰,196320块蓝色光伏板随着绵延的沙漠起伏,形如一匹在茫茫黄沙中驰骋的骏马,承载着全球发展值得复制推广的绿色发展经验。
青年代表在鄂尔多斯响沙湾
本届国际对话之前,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1362名青年参与了“清华青年全球关切调研”,围绕“易简”“行健”“正德”“利物”“厚生”“惟和”6大主题,评选出了最受关切的十大议题:通用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和平与安全、贫困失业与社会福利、全球化、经济增长、数字革命、气候行动、生物医学与人体增强、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
全球青年最关注的十大议题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上,中外青年一道寻求破解全球治理困境之策,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难题。
8月29日,在第二届清华国际青年对话论坛活动上,正在清华大学攻读药学博士的埃及留学生阿姆尔·瓦赫巴分享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见闻——内蒙古当地防治荒漠化和绿色能源转型的实践。瓦赫巴认为,中国在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对非洲极具借鉴作用。目前,他也正致力于研究传统中医药和人工智能结合,努力将中医药推向世界。
第二届清华国际青年对话主论坛
开放发展、科技进步、文旅融合、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国际交流……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等待世界的青年共同回答的问题还有很多。
这个夏天,清华国际青年对话为国际青年们提供了共同探讨文明发展、文明创新、文明互鉴等重要议题的宝贵平台。期待以此为起点,国际青年能够增进互相理解,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全球胜任力,画出世界发展“同心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力量。
(清华新闻网9月6日电)
供稿: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