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陈吉宁调研电机系
清华新闻网1月16日电(记者 周襄楠)1月13日上午,校长陈吉宁来到电机系,与教师代表就电机系学科布局与发展战略进行了研讨。
图为校长陈吉宁与电机系教师代表交谈。记者 智 斐 摄
座谈会上,电机系系主任闵勇首先就电机系教师近期围绕电气工程学科如何发展的研讨和思考作了汇报。他结合2012年学科评估和2013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结果,就电机系学科发展的现状、优势及挑战做了分析,认为电机系学科发展“危机与机遇并存”。分析能源以及电力发展的现状时,闵勇表示,我国和世界都呈现能源资源贫乏、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情况,故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是能源和电力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而且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发展迅猛,电动汽车潜力巨大,这些都为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就学科活跃度而言,闵勇认为,全球电气工程科学前沿研究依然非常活跃,电磁隐身、无线输电、压缩空气储能等新的科学研究需求不断涌现,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大力推动学科交叉,以前沿基础研究带动重大关键技术突破。
图为电机系主任闵勇汇报该系的情况。记者 智 斐 摄
在汇报的最后,闵勇总结出推动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思路和举措:科研要有新想法、领域要有新突破;敞开胸怀,培养与引进结合,打造顶尖人才聚集地;结合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组建科研大团队;切实建立起高效的学科资源优化机制,引导学科良性发展。
会上,电机系教授、“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曦东就实验室今后的建设思路作了汇报。随后,电机系教师代表就学科发展方向、与产业界合作关系、学术前沿研究、人才引进等方面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图为韩英铎院士在会上发言。记者 智 斐 摄
曾任电机系主任的韩英铎院士在会上指出,电机系的学科发展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但如何进一步取得大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路。现在电机系面临着行业研究实力迅速崛起的压力,必须尽快找到自己新的学科生长点,力求在学科布局上有新突破。
电机系教授赵争鸣说,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正在引发一场世界性的工业革命,在这种背景下,电气工程学科的定位一定要有新思路。在引进人才方面,他认为,首先要重点引进具有前瞻性视野、有战略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同时要注意挖掘系内现有教师的科研潜力,激发他们的科研活力。
康重庆教授和电机系副主任于歆杰副教授都认为,电机系在学科交叉和不同学术思想碰撞方面做的还不够,这应该作为下一步电机系研讨、谋划学科发展的重点。
张伯明教授、何金良教授、梅生伟教授、袁建生教授,电机系副主任曾嵘教授、副主任肖曦副教授等也在会上做了发言。
听取教师代表的发言后,陈吉宁指出,电机系多年来一直在所在学科领域内处于领先位置,并且在清华大学学科发展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与电机系教师长期以来潜心治学密不可分,和教师群体的团结协作密不可分,值得肯定。
陈吉宁同时指出,在目前产业界迅猛崛起、电气工程学科定位和发展都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希望电机系要深入研究并处理好事关未来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一是要明确电气工程学科的战略定位。要深入研讨凝聚共识,从系领导班子到每一位教师,都要对电机系学科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模式有清晰的认识。二是要处理好与产业界的关系。要深入思考和探索与行业骨干企业开展更密切合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协调好与企业研究队伍的关系,建立具有引领性作用的学术竞争力。三是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既要立足于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电力建设发展问题,又要放眼世界,致力于解决全球范围内在这一领域的重大问题,拓展学科视野,提升学术影响。四是要强化协作、攻坚克难。要大力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各种要素,始终瞄准“一流”谋划和推动工作。
图为调研座谈会现场。记者 智 斐 摄
校办、人事处、研究生院、科研院的相关负责人也参加了调研座谈会。电机系党委书记赵伟主持座谈会。
清华大学电机系成立于1932年,是清华大学最早成立的工科院系之一。根植于电气工程学科,先后孕育建立了电子工程系(195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58年)、自动化系(1970年)、生物医学工程系(2001年)。
视频新闻请点击:http://tv.tsinghua.edu.cn/folder1/news/2014/01/2014-01-172161.html
编辑:欣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