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月17日电 1月10日下午,清华大学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座谈会在工字厅荷声会议室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彭刚,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院长王晓东院士,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等出席会议。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刘毅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彭刚讲话
彭刚表示,清华大学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多个性化成长机会,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作为一项创新举措,通过建立“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文化,让学生敢于创新,获得有价值的失败、有收获的挫折、有成长的探索。过去一年,该项目取得了诸多进展,学校将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王茤祥发言
王茤祥表示,清华大学在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实质性举措,与京津冀中心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契合。后续可以充分发挥京津冀中心的资源和项目优势,协同配合,共同营造创新氛围,启发创造思维,创新培养机制,互相促进,鼓励学生在科学前沿的真实颠覆性项目中有深度成长。
王晓东发言
王晓东对项目的进展表示高度认可。他说,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成功搭建了创新文化建设平台,有效助力学生打造新的思维惯性。清华的学生应该勇闯“无人区”,致力于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刘毅发言
刘毅表示,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其高度灵活性、自主性对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带来正向影响,对学生从单一评价变成综合评价,有助于发掘具有潜力的优秀学子。项目实施一年来,推动了跨学科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制定,促进了育人文化和教学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胡楚雄发言
教务处副处长胡楚雄就2024年清华大学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工作进展作全面汇报,介绍了项目在探索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多元化育人平台、推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及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并汇报了2025年工作计划。
教师代表田禾(左)、学生代表唐健凯(右)发言
会上,教师代表、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田禾结合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24级班主任的经历,汇报了科研交流与专家指导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学生代表、项目第一期学员、新雅书院学生唐健凯分享了自己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的启发与收获。
谈宜东、徐芦平、罗琳、乔立红、乐翼成、程云志交流发言(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在自由交流环节,精密仪器系副系主任谈宜东、行健书院副院长徐芦平、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罗琳、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助理主任乔立红围绕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推动创新融合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探微书院学生乐翼成、航院学生程云志分享了参加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体会和收获。
参会人员合影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清华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20余人参加会议。
供稿:教务处
编辑:李华山 徐子越
审核:刘蔚如 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