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我在村里当书记》新书发布会暨“乡村故事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学术研讨会举行

清华新闻网12月31日电 12月27日下午,“县域中国·人民历史”书系之《我在村里当书记——双重回嵌之路》新书发布会暨“乡村故事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许庆红出席会议并致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胡钰主持会议。

许庆红、邱显清、史安斌、赵月枝共同为《我在村里当书记——双重回嵌之路》新书首发揭幕

许庆红表示,《我在村里当书记》聚焦浙西南山区,以清华学生采写的口述史形式,真实呈现缙云县13位优秀村书记治村经验与“双重回嵌”故事,反映了浙江“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一直以来,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实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2023年成立乡村建设研究院暨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委会,引导师生深入乡村,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我在村里当书记》一书正是这一教育导向的深化,体现了清华师生对“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践行,更是新闻学院在研究生教育转型中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创新成果。未来希望凝聚更多力量,共同探索乡村振兴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新路径。

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邱显清表示,本书今年获评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图书,其所属的“县域中国·人民历史”书系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重点图书项目。以此次新书发布为契机,出版社将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研究、乡村振兴主题出版的支持力度,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史安斌深入剖析了“清新文脉”中的乡村基因,并表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是学院的重要研究方向和核心育人理念。《我在村里当书记》成为学院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推动“大思政”教育的又一亮眼成果。

参会嘉宾合影

在新书介绍环节,清华大学出版社文化与传播工作室主任纪海虹从“县域中国”“人民历史”“缙云古城”“乡土中国”四个维度,介绍了《我在村里当书记》及“县域中国·人民历史”书系的创作背景与出版历程。

作为本书及书系主编,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分享了《我在村里当书记》的编写初衷、学术贡献及多重意义。本书提出“双重回嵌”这一核心概念,分析改革开放中走出村庄并率先致富的个体如何重新“回嵌”村庄共同体与党的组织体系,成为振兴村庄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领路人。这一分析框架超越了传统视角,为从基层经验出发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思路。

本书核心内容由九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博学生采写。博士生俞雅芸、王欣钰,硕士生施星言作为作者代表发言。

发布会后,“乡村故事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题研讨会举行。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晖,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何慧丽,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梁君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何建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娜,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卉,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帅锋等分别发言,围绕乡村治理、基层党建、口述史方法论、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等相关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胡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我们应当积极地拓宽高校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桥梁——乡村为高校提供了丰厚的研究资源、教育资源,高校为乡村提供了活跃的智力资源、人才资源。希望本书能激发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激励更多的高校师生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供稿:新闻学院

编辑:彭稳平

审核:刘蔚如 郭玲

2024年12月31日 10:19:2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