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9月9日电 9月5日,清华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迎来第一堂体育课。约500名大一新生齐聚主会场新清华学堂,3000余名大一新生通过雨课堂的形式在分会场共同聆听清华人的体育故事,了解清华体育的内容和要求,体会“无体育,不清华”的体育传统与体育精神。
2022级本科新生第一堂体育课现场
史宗恺介绍清华体育传统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体委主任史宗恺以“清华的体育:教育目标与传统”为题作体育传统教育。史宗恺首先以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体育对清华人的影响和改变,将体育与清华人的关系概述为:因清华的体育精神,使一代代清华人热爱上了体育,因为体育培养和训练了一代代清华人意志力和勇气,而意志力和勇气影响了清华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他表示,马约翰先生在1926年提出的“体育的迁移价值”理论,指出“运动使感觉更敏锐,使意识得到发展。意识是智力范畴中最基本和最终的东西。运动激励未来工作的意识,因而运动把性格的意识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因此体育活动能培养运动者的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击性和决心,锻炼运动者的公平意识、牺牲精神、自由与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等优秀的社会品质。同时他还强调,“8-1>8”不仅仅应该成为大家牢记心中的公式,更应成为清华人的自觉行动,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用强健的体魄真正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最后,他勉励同学们“用一生的实践,努力达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所要求的个人道德操守和意志品格修养的境界。”
王宏伟分享体育经历
课上,清华大学校长助理、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宏伟通过自身经历讲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对清华体育的认识。王宏伟深情回忆了在清华求学期间下午四点半到操场锻炼的情景,他认为长跑有益身心,多年的来边跑步边思考成为了一种习惯,这给他带来很多有意思的创意,同时也十分有利于集体的建设。清华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和“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一直激励着他进行体育锻炼,使他能够使保持头脑清醒,更高效地投入工作。他鼓励同学们不负韶华,勇敢逐梦,也相信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探索,我们一定能超额完成“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一目标。
陈熹分享体育经历
随后,环境学院副研究员陈熹通过幽默风趣的讲述,分享了入学清华时体质薄弱,军训都没能全程完成,学习生活全面不适应,然而初次尝试参加马杯三项全能比赛意外夺冠,大受鼓舞,从此逐渐树立信心,同时坚定积极向上的信念,学业、社工、体育全面发展,最终分别获得三个方面的最高荣誉,到毕业时已获得七十余项马杯冠军的精彩故事。她表示,清华的体育传统是流淌在每个清华人血液里的,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昂扬的精神气质,更是一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勇于挑战,认识世界,感悟人生,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刘波讲解清华体育的要求
体育部主任刘波作为第一堂体育课的主讲教师,首先对清华大学的体育工作开展和对学生的要求做了详细讲解,从体育教学、课外群体活动、体育协会、体育代表队和体育场馆5个方面全面展现清华体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并对学生提出“三个一”的要求,即学会一个运动项目、参加一个体育协会、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体育竞赛。刘波还重点说明了大一新生下午4点以后不排课的锻炼组织方式和游泳合格测试标准及测试安排,课上还专门安排了300个名额作为二字班游泳测试专场名额,同学们报名踊跃,热情高涨。
课程尾声,进行了军事定向越野优胜颁奖。
本次新生第一堂体育课,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线下设置了7个会场,并通过雨课堂平台同步双语直播。
课程现场
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在清华任教期间,曾开设“第一堂体育课”,在新生入学教育时专门为所有新生解读清华体育传统和体育精神,并亲身示范,讲解清华体育的要求。自2014年起清华大学恢复新生第一堂体育课。
供稿:体育部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