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评价专题研讨会在线举行

清华新闻网5月30日电 5月25日下午,学校教学委员会培养与课程分委员会春季学期第二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针对学校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专题,从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人员围绕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评价标准各抒己见,深入交流研讨。

环境学院院长刘毅建议,研究生培养既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战略推动学硕向专硕转型,也应加强博士生阶段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本科阶段目前多种培养形式并行,培养方案的评价标准应明确边界,厘清目标和方向。

社科学院党委书记刘涛雄认为,好的培养方案要有适当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培养目标要真正落实到每门课程,课程体系要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培养方案要处理好通识与专业的关系,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对本研贯通的同学要有明确的引导和指导。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应突破本院系开课限制,鼓励院系开设丰富多样的培养项目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

土水学院院长方东平提出,培养目标不必太刚性,应该给学生更大的灵活性,让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成长为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在学生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我们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之间应有充分的沟通和理解,院系不但要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也要了解学生愿意走哪个路径并给与支持。

精仪系原教学副主任王雪认为,培养方案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培养目标需相对稳定。好的培养方案要在柔性和刚性之间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在师生主、被动关系方面找到恰当的平衡点,兼顾要学生学和学生愿意学。

化工系教学副主任卢殿楠建议,随着专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学科交叉越来越普遍,培养方案应从面向专业过渡到面向学科甚至领域。课程体系设计围绕最核心的几门课程,确定前期的必要铺垫和支撑,以及后续的强化和补充。通识部分强调打基础,专业方向模块引导学生未来成长成才。卢殿楠认为,培养方案一定要留白,主修专业或者领域只提供最核心的内核,给学生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培养方案是底线,守好底线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数学系原教学副主任周坚以数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为例,说明了培养方案制定的几个关键点:梳理出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和学科核心课程,给出足够的学科方向模块让学生自由选择,引入研究生课和导师研讨课(seminar),为学生提供本研衔接的条件。

培养与课程分委员会主任委员、钱班首席教授郑泉水以钱班为例对学生评价给出建议。钱班建班伊始即以世界顶尖大学的选才标准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以四年作为评价周期,淡化GPA,以越来越多的不唯GPA的成功案例打消学生顾虑,形成钱班文化。他建议对学生的评价要放长线,可在大二结束、大四毕业、毕业五年、毕业十五年进行多次评估。他表示,学校的教育应该是让多数学生都成功,让学生获得其他环境下无法取代的成长经历。

供稿:教务处

编辑:覃霞

审核:吕婷

2022年05月30日 15:00:25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